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毛主席说的四个字,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1954年12月,蒋介石当局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务协定》,允许美军驻扎台湾及周边岛屿。这使得美国可以公开向大陆进行军事挑衅,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协定签订后,大批美军很快就驻扎在了台湾附近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上。其中尤以金门岛为甚,这里仅距大陆几公里,几乎可以确定美蒋会从这里发动进攻。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做出让人惊讶的决定:发动全面的金门炮击战,彻底摧毁金门岛上的美蒋军事目标!
决策后的7月20日,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正式启动金门战役计划。会上决定调集福州军区现有三十多个炮兵营,共计一万五千多人,对金门形成合围攻击。
福建各地的炮兵部队在大雨中连夜兵分两路开拔,一路从北部沿海地区南下,一路从南部北上,在预定位置与敌人仅一水之隔。所有人都在为这一刻蓄劲待发。
叶飞原本计划在7月25日发起攻击。但在开战前一刻,毛主席再次出人意料地改变了时间。通过与彭德怀的讨论,毛主席判断形势还不完全成熟,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于是他直接命令叶飞,在没有他的明确批准前,不要擅自开火。
作为军人,叶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传达暂停攻击的命令。虽然难掩心中的急切,但他明白,只有严格执行主席的指示,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取胜。在反复推敲之后,毛主席终于选定8月23日下午作为最佳开火时机。
当日傍晚,叶飞在厦门指挥所内坐立不安。时钟的指针缓缓接近预定开火的那一刻——下午5点半。5点29分,叶飞高声下达了开火命令。话音刚落,隐藏在各个方位的三百多门大炮同时鸣放,向金门岛疯狂轰击。
两小时后,袭击宣告结束,战場重归寂静。获得报告的叶飞激动难耐,立刻组织空军进行跟踪侦察,很快就传回了第一批损伤情况。看到照片和统计数字,叶飞稍稍松了口气。这场战役以我方极小的代价,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堪称完胜。
但叶飞也明白,还需要主席最终的确认,才能宣告胜利。8月29日,叶飞如约来到北戴河,向毛主席进行了战役情况的汇报。听完之后,毛主席点了点头,对叶飞说:“你执行的不错,这次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得到肯定的叶飞激动难抑,他再次向主席保证,一定严格执行命令,绝不擅自行动。就在叶飞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美蒋联军的反击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美国海军几乎调集了一半的兵力开赴台湾海峡。航母,战列舰,驱逐舰,轻巡洋舰,应有尽有。甲板上还停放着无数架战斗机。浩浩荡荡的舰队在台湾海峡巡航,释放出强大的压迫感。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叶飞立刻向毛主席报告了敌人的种种动向。听完之后,毛主席微微一笑,说:“照打不误。”
叶飞立刻明白主席的意思,回到福州后,他向沿海的所有炮兵部队下达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命令:“如果美国舰队靠近我军防线12海里内,随时开火击沉!”
结果,先前还在台湾海峡咄咄逼人虎视眈眈的美国海军,在接到叶飞的警告后立刻停止了所有推进,只能在远处蹲点观察。
看到这个结果,叶飞再一次验证了主席的判断。这场战役一举两得,不仅打击了敌人,更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的形象。
老蒋意识到无法同大陆继续对抗,只能依靠美国在外交上进行孤立和遏制。从那时起,两岸陷入相对平静的对峙状态。
伟大的毛主席与他手下出色的将领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例,更是中华民族必须牢记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抗敌之强大和坚韧的真实写照。任何意图侵犯我国领土安全的敌人,都终将在我军的反击下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