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著名教育家、北大教授刘半农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得知是女儿后,刘半农

品古观今吖 2025-05-13 11:09:10

1916年,著名教育家、北大教授刘半农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得知是女儿后,刘半农抱着孩子走到床前对妻子说:“以后要跟别人说她是个男孩!”。从此这孩子便女扮男装,出国后才以女装身份示人。   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号召国人“自由”“民主”。可他自己的婚事却无法做主,只能由父亲一手包办。   “我根本就不认得那名女子,绝不会迎她进门!”刘半农不愿接受父亲安排的婚事。   “你不成婚,就是要眼睁睁的看着你娘去死!”父亲刘宝珊怒目圆睁,大声斥责儿子不忠不孝。   原来,刘半农的母亲已经病重多日,多名郎中看过之后都束手无策。情急之下,父亲找了一位得道高僧,那人说需要一门喜事冲喜,母亲才能够有一线生机。   受过科学教育的刘半农深知,所谓的“冲喜”是封建迷信,根本不可信。刘半农拿出各种论证和父亲解释,可父亲十分固执,强硬的要求刘半农迎娶朱家的大小姐。   母亲病重,父亲心急如焚。刘半农不愿过多争执,以免引得父亲动怒,伤了身子。   但刘半农并没有打算接受这场“包办”的婚姻,他大摇大摆的来到了朱家,想将这门婚事自作主张的退掉。但他刚一进门,就在院子里看到了楚楚动人的朱大小姐——朱慧。   朱慧皮肤白嫩细净,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像装了一谭泉水。刘半农看到的第一眼就不可自拔的爱上了朱慧,此行的目的也从“退亲”变成了“议亲”。   离开前,细心的刘半农发现朱慧走路摇摇晃晃,看着像是有什么隐疾。打听一番才知道,朱家正在给朱慧裹脚,说是越小的脚越能讨的夫君喜欢。   “荒唐!什么年代了还要给未出阁的女子裹脚!”刘半农自小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对女子裹脚这类的“旧俗”深恶痛绝。   刘半农托人给岳父母说情,恳请不要再让朱慧裹脚。在刘半农的极力坚持下,岳父将朱慧脚上沾着血的纱布扯了下来。   半月之期一到,刘半农八抬大轿将朱慧迎进了门。但母亲并没有因“冲喜”而恢复健康,在病床上躺了半年便撒手人寰。   朱慧一人要料理偌大一个刘府,身心交瘁导致怀了两胎都不慎流产。成婚三年依旧膝下无子,父亲开始张罗着帮刘半农张罗妾室。   刘半农得知后大恼,扬言一生一世只要朱慧一人为妻。为了躲避父亲再有其他歪心思,刘半农索性带着妻子朱慧来到了上海定居。   没了家事的纷扰,朱慧没多久就怀了孕。十月怀胎后平安生产下一个女婴。   家中父亲一直盼望能有个男孩,若是得知是个女娃,恐怕还要过多苛责妻子朱慧。刘半农思索一番后,决定将这个女孩当成男孩,并把消息传给老家的父亲,告知妻子产下了一个男婴。   父亲刘宝珊得知后心情大好,再也不过问刘半农和朱慧夫妻二人的生活。   刘半农一边悉心照料着妻子和孩子,一边致力于语言学的研究。他在阅读英文原著时,惊讶的发现英文中有男生他“he”,女生她“she”,以及动物它“it”。   但是在中文的书籍中,却统一称为“他”,并没有男女之分。刘半农认为应当在字体上区分男性和女性,将“他”一个字改良成“他”“她”“它”。   刘半农的这一改变,极大的提高了女性在文学创造中的价值和地位,将男女真正的放到了平等的地位上。   刘半农因此被称为“民国仓颉”,他还作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来表达对妻子的爱与思念。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