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陕西一父亲为了报恩,把19岁女儿嫁到荒漠深处,女儿跑了多次不成,终于

海诚看趣事 2025-05-13 10:34:47

1985年,陕西一父亲为了报恩,把19岁女儿嫁到荒漠深处,女儿跑了多次不成,终于认命,不料,30年后她的名字响彻世界! 1985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西靖边县东坑乡,19岁的殷玉珍坐在骡车上,身下垫着陪嫁的木柜子。 骡子深一脚浅一脚踩进黄沙里,她攥着红布包裹的几件衣裳,望着远处天地相接处翻滚的沙尘暴,眼泪把前襟打湿了一大片。 三天前父亲说的话还在耳边打转:“白家父子救过我的命,咱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可当她掀开地窖口的草帘子,半截身子埋在沙里的“婚房”让所有委屈都炸开了锅——四平米的地窖要猫着腰进出,枯树枝铺的床硌得脊梁生疼,巴掌大的透气孔透进来的不是光,是永不停歇的风沙声。 新婚后第七天,殷玉珍瞅准丈夫外出捡柴的空当,裹着头巾就往沙漠外跑。 晌午的日头毒得能晒化石头,她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二十里地,回头一看,沙丘上连个脚印都没留下。 天黑时听见狗叫声,白万祥举着火把追上来,没说责备的话,只把怀里捂着的沙米窝窝塞给她。 这样的逃跑前后有七回。最远那次她摸到了娘家的机井边,看着井里晃悠悠的月亮影子,到底没舍得往下跳。 再回到地窖时,她发现墙角钻出两片绿芽——不知哪年哪月的草籽,硬是在沙窝子里发了芽。 转机出现在1986年开春。殷玉珍用陪嫁的三条腿瘸羊换了600棵杨树苗,白万祥连夜挖了三十米深的井。 头茬树苗刚种下就被沙暴掀了个底朝天,活下来的不到十棵。夫妻俩蹲在沙梁上琢磨了半宿,发现得先用沙柳扎成网格固住流沙,再往格子里填土种树。 往后的日子就像跟老天爷较劲。白万祥给人掏粪砌墙换树苗,殷玉珍背着箩筐满沙漠捡草籽。 最苦那年赶上大旱,两口子把喂孩子的米汤省下来浇树,自己嚼沙蓬根充饥。有回半夜刮黑风,刚种下的榆树苗连根拔起,殷玉珍跪在沙地里边哭边捡,指甲缝里渗出来的不知是血还是沙。 1993年开春,尔林川村传出消息:公社仓库积压着五万棵没人要的树苗。 夫妻俩借了头老牛,顶着风沙来回二十多里地,四十天运完所有树苗。那年雨水格外足,活下来的树苗漫山遍野冒绿,远远望去像给沙漠披了件百衲衣。 日子久了,治沙的法子也摸出了门道。先用沙蒿扎成挡风墙,赶着羊群把沙地踩实,再播耐旱的沙打旺。等这些先锋植物扎住根,就能种杨树柳树。 到2000年,他们种活的树已经能绕地球两圈,硬是在沙海里造出四万多亩绿洲。 要说最难熬的还是1998年冬天。殷玉珍怀胎九月还在地里忙活,孩子早产生在运树苗的半道上。 等丈夫从三十里外请来接生婆,襁褓里就剩块巴掌大的头盖骨。那夜风特别大,她把孩子的胎发埋在最大那棵旱柳下,第二天照样扛着铁锹出了门。 转过年开春,治沙的事惊动了县里。林业局送来两卡车树苗,农科所专家手把手教嫁接技术。 原先笑话他们“傻种树”的乡亲们,现在赶着马车来取经。最热闹那阵子,殷玉珍带着三百多号人同时开工,沙梁上插满各色旗子,远看跟过年舞龙灯似的。 要说这治沙也是个滚雪球的活计。树多了,雨水跟着多了,沙窝子里竟能种出西瓜。殷玉珍又琢磨着养鸡养羊,鸡粪羊粪肥地,庄稼长得格外旺。 到2022年,她种的沙漠玫瑰做成花茶卖到上海,金灿灿的小米熬出油花,城里人抢着要,一年能进账百八十万。 眼下的毛乌素早不是从前模样。沙棘林里窜野兔,杨树梢上落灰鹤,柏油路直通到地窖门口。殷玉珍的儿子大学毕业回来搞电商,把沙漠小米做成品牌卖到海外。 2025年开春,她又包下三百亩沙地试种药材,说要让沙漠变成聚宝盆。 这些年荣誉没少得。从全国劳模到联合国环境奖,奖状摞起来比人都高。 可殷玉珍最宝贝的还是当年那六百棵树苗的收据,泛黄的纸片上歪歪扭扭写着:“杨树苗六百株,换瘸腿羊一只。”她说这是命根子,看见它就想起那些和沙子较劲的日日夜夜。 有记者问她图啥,她指着远处说:“你瞧那沙梁上的柠条,石头缝里都能开花。人活一世,总得给子孙留点念想。” 这话飘在风里,和树叶沙沙声混在一处,分不清是人在说话,还是树在说话。 信息来源: 央视网《沙漠人家》纪录片 新华社《4平方米的“不服”和7万亩的“微笑”》 光明日报《殷玉珍:在联合国会议上讲中国治沙故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中国女性治沙第一人》专题报道 上观新闻《40年前无奈嫁到荒漠,40年后她的沙漠森林王国震惊世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