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金星问孟非:“你跟你老婆生活了20多年了,都说“七年之痒”,20多年你痒了几次?”孟非笑笑说:“还真没有。”
金星又问:“你主持非诚勿扰多年,天天美女如云,你忠心是怎么把握的?”
孟非想了一下,说:“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你看那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你问那个出纳,你问他每天数那么多钱,他把哪一张带回去试试?他每天数那么多钱,哪一张也是他的,是不是?”
金星:“但是他沾过唾沫,沾一下手。”
孟非哈哈大笑,说:“沾过唾沫数钱,这也是作死啊,多脏啊!”
不得不说,孟非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为人又忠诚顾家,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然而,孟非的成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众多的磨难和困苦的。
孟非1971年出生在重庆,12岁那年跟随家人迁居南京。此时的他上初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型“学渣”,文科好到离谱,理科却次次考试全班倒数第一。
1990年,19岁的孟非高考时,语文成绩与当年省文科状元相当,而数理化的成绩却硬生生的把他拉了下来,他高考落榜了。
高考落榜后,孟非也对上学没有兴趣了,决定进入社会闯荡。他先是去了深圳,却处处碰壁,最后不得已只能做起了装卸工。
十天后,他实在觉得累了,干不下去了,于是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回南京的火车。
彼时孟非的父亲虽已在江苏广电是个小领导,可他却偏不动用关系把孟非安排进来,因为孟非高考失利,让他觉得丢脸。
后来江苏广电招电视报的印刷工,他的父亲就赶紧给他报了名。就这样,孟非成了一个24小时三班倒的印刷工。
有一次,孟非所在的流水线出事故,差点将他的手指夺去,幸好当然他只是被拔掉了两个指甲,不过这也让他后怕不已,他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孟非决定辞职,开始学习,他知道自己还是要有学历才行。辞职后的孟非开始边打零工边学习,他每天去送水、发传单,然后晚上回来学习。
母亲看着这样的儿子,开始埋怨父亲,最后经不住母亲的唠叨,父亲还是拉下脸,把孟非安排进电视台做了临时工。
起初,孟非做的都是端茶倒水的活,渐渐同事们发现他还挺靠谱的,就让他从开始帮摄像师扛机器,到后来成了摄像师的学徒。
结果,孟非学的非常快,没多久,他就能自己上手拍外景了。后来他经常送片子去剪辑,送着送着自己也学会了,而且剪得还非常好。
随着对电视台的工作得心应手,孟非的写作才能也被发掘出来。此时的电视台领导,终于发现孟非是个人才,开始有意培养他。
1993年,孟非与他的妻子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人是中学同学,从孟非南下深圳打工开始,妻子就一路支持他。
此时的孟非事业还未步入正轨,但妻子却十分相信他,与他步入婚姻,还生下了女儿孟星亚,一家三口低调幸福!
1994年,台里领导安排孟非参与纪录片《西域风情》的拍摄,没想到片子一经问世,就在纪录片这个圈子里引起了很大反响,孟非的实力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他也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证,这让他的事业步入正轨。
1995年,孟非趁热打铁拍摄的《奔向亚特兰大》纪录片,一举斩获全国体育电视二等奖,这让他一战成名,得到了台里领导的重视。
后来,随着工作越来越忙,孟非的头发也就越来越少,他所幸剃成了光头,也是这个光头成了他鲜明的旗帜。
2002年,孟非开始走向台前,主持了民生类节目《南京零距离》。节目中的主持稿都是他自己整理写成,随着节目的播出,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风格,开始小有名气。
只不过,此时的孟非还未真正大火,直到2010年,一部大型相亲综艺节目《非诚勿扰》横空出世,才让孟非彻底的大红大紫。
节目里,孟非针对一些事情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适当幽默,与乐嘉的组合也颇为亮眼,两人一个能讲,一个能及时收回来,也让观众看得非常上头,沉迷于其中。
此时,39岁的孟非开始被叫做“孟爷爷”,也妥妥的成为了台里的“台柱子”。如今11年过去,尽管《非诚勿扰》有过争议,可节目依旧在,而孟非也依然站在那里。
有一次,孟非接受采访时说:“我能坚持10年,没有那么多大道理,是观众用遥控器决定了我还可以站在这里。”
回顾过往,孟非的每个转折点都好像是命运安排过的,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一个人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活成他该有的光彩模样。这些岁月给予的宝贵礼物,护送着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