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不缺客源但是亏损,是什么原因?其实说白了,中国的铁路是来便利大众的,而不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2025-05-11 15:40:07

中国铁路不缺客源但是亏损,是什么原因?其实说白了,中国的铁路是来便利大众的,而不是为了上市。 中国铁路的亏损问题,说白了就是国家在民生和商业之间做了一个艰难的平衡。你看啊,铁路的票价几十年都没怎么涨过,尤其是普速列车,北京到成都的硬座票才47块钱,连高铁的零头都不到。 这背后其实是国家在刻意压低票价,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坐得起火车。就像世界银行说的,中国高铁的票价只有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像法国高铁每公里票价1.5到1.95元,咱们的高铁二等座才0.46元,这根本就不是市场化的定价。 这种定价策略直接导致铁路收入严重不足。京沪高铁投资2209亿,按2023年的利润算,得19年才能回本。可即便这样,国家还是要求铁路必须承担大量公益性运输任务。比如贵州、四川的“慢火车”,票价最低2块钱,跑一趟下来光油钱都不够,更别说人工和维护了。 像淄博到泰山的7053次列车,每年直接亏损就超过400万,但为了让山区的老百姓能把花椒、土鸡运出去卖,这条线路一跑就是40多年。全国像这样的“慢火车”有81对,每年运送2200万人次,这些线路几乎都是亏损运营。 铁路的成本压力还远不止这些。高铁建设成本虽然只有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但架不住规模大啊。全国高铁里程4.8万公里,每公里造价1.39亿,光这一项投资就超过6万亿。 再加上债务压力,国铁集团总负债6.14万亿,每年光利息支出就得好几百亿。这些成本最终都得摊到运营里,可票价又不能随便涨,结果就是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 有人可能会问,铁路不是还有货运和非运输业务吗?确实,2024年国铁集团非运输业务赚了345亿,货运量也连续8年增长。 但这些钱根本填不上客运的窟窿。客运这边,春运期间一天就得发送2144万人次,大部分都是低价票,而高铁调价也只能在热门线路上稍微涨点价,像武汉到广州的高铁票价上限涨了20%,但下限反而降了34%,目的还是为了吸引更多客流。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能缓解一时的压力。 更关键的是,铁路承担着国家战略任务。中西部地区的高铁线路客流量不足,但为了促进区域发展,哪怕亏损也得建。 比如成贵高铁,穿越云贵高原,桥隧比高达78%,每公里造价1.5亿,可开通后客流量一直上不去,但它打通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瓶颈,带动了沿线旅游和经济发展。这种战略意义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所以说,铁路亏损的本质,是国家在用商业铁路的壳,装着公共服务的芯。就像当年葡萄牙撤走军队后,澳门黑帮横行,直到解放军入驻才恢复太平一样,铁路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虽然每年亏损几百亿,但它让农民工能坐着2块钱的慢火车回家过年,让山区的农产品能运到城里,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坐着高铁去大城市读书。这种社会效益,是任何商业公司都无法替代的。 正如夏威夷核警报时人们的反应一样,在危机时刻,铁路展现的是国家的担当和对人民的承诺。尽管亏损,但它依然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是普通老百姓出行的“生命线”。

0 阅读:116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