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排长郭忠田私自放走了美军50多辆坦克,却带领全排以0215的战损率,创造了我军至今无人超越的奇迹。 1950年冬天,朝鲜半岛上冻得人骨头缝里都冒寒气。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2排的战士们踩着冰碴子往龙源里赶,领头的是个河北小伙子郭忠田。 那时候二次战役正打到节骨眼上,美国人带着联合国军往南撤,龙源里就是他们逃跑的必经之路。 队伍深一脚浅一脚摸到葛岘岭时,天都快亮了。 这地方山高坡陡,石头缝里都带着杀气。 郭忠田没急着让弟兄们往山顶上冲,反而盯着旁边那个不起眼的小土包琢磨。 要按常理,制高点才是兵家必争之地,可这排长心里明镜似的——美国佬的飞机大炮专挑显眼地方炸。 三十来号人猫着腰钻进小山包,铁锹抡得火星子直冒。 郭忠田让大伙儿分三拨挖工事,前头挖散兵坑,中间修机枪巢,后头整了个藏兵洞。 最绝的是在山顶虚搭了个假阵地,树枝子架着破棉袄,远看跟真人放哨似的。 天刚擦亮,山底下就传来汽车轱辘碾冰的动静。 打头的是三辆吉普车,后头跟着十好几辆运兵卡车。 眼瞅着车队钻进伏击圈,有个新兵蛋子手指头直打颤。 郭忠田咬着旱烟杆子不吭声,等最后一辆卡车过了弯道才摔了烟头。 霎时间机枪、手榴弹跟下雹子似的往下砸,头前几辆车直接被打成筛子,美国兵还没摸着枪就见了阎王。 要说这郭排长肚子里真有墨水,放过了后头轰隆作响的五十多辆铁王八。 有战士急得直跺脚,他倒沉得住气:"铁壳子啃不动,等着后面拉人的软柿子!"果不其然,坦克过去没二里地,运弹药汽油的卡车队就撞进了伏击圈。 这回可逮着大鱼了,三十多条枪专打油箱车胎,炸得那叫一个火光冲天。 美国兵哪吃过这种亏,调来二十多架飞机围着山头转悠。 可炸弹全砸在假阵地上了,真工事藏在山腰背阴处,飞机来了都找不着北。 地面部队更抓瞎,大炮轰不着,坦克爬不上,眼巴巴看着小山包干瞪眼。 最悬乎的是下午那场仗。两百多美国兵红着眼往上冲,咱这边子弹都快打光了。 郭忠田把最后几颗手榴弹分给会扔的,让神枪手专打当官的。 有个机枪手急了眼要拼刺刀,被排长一把拽回来:"省着点力气,留着子弹招呼后面的!" 就这么从大清早打到日头偏西,小山包前头躺了二百一十五具美国兵尸体,咱这边三十来号人愣是连油皮都没蹭破。 消息传到团部,首长们都不敢信——这仗打得比戏文里唱的还玄乎。 后来军事专家拿着地图比划才看明白门道,郭忠田选的那个土包看着不起眼,实则卡在公路拐弯的上坡处。 美国兵车队到这得减速,前后车还拉不开距离。更绝的是工事修在反斜面,飞机大炮使不上劲,步兵冲锋又得迎着枪口往上爬。 这场仗打完,"郭忠田排"的名号算是传遍了朝鲜战场。 要问这帮河北汉子、山东老兵凭啥能创造零伤亡的奇迹?除了排长脑子活络,更重要的是战士们执行命令不打折扣。 让挖工事就玩命挖,让憋着不打就真能忍住手痒痒。 现如今葛岘岭立着块纪念碑,上头密密麻麻刻着三十多个名字。 这些当年啃着炒面就雪水的志愿军,用铁锹、步枪和脑瓜子,给后来的兵娃娃们上了堂活生生的战术课。 要说打仗不光靠血性,还得会动脑子,这话在郭忠田排身上算是应验透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郭怀忠
1950年,志愿军排长郭忠田私自放走了美军50多辆坦克,却带领全排以0215的战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10 16:57:10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