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婚礼前离奇失踪,几日后,人们在冰雪之中发

江樵品史 2025-05-10 15:25:59

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婚礼前离奇失踪,几日后,人们在冰雪之中发现了她的尸体,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杨拯陆出生于陕西西安一个军人世家,父亲杨虎城是国民革命军著名的爱国将领。   1936年12月,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杨虎城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杨拯陆才出生仅9个月,从小就跟随母亲、外祖母颠沛流离,辗转各地。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苦难的生活环境,磨练了杨拯陆坚韧不拔的性格。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克西安,杨拯陆一家终于从流亡生涯中解脱出来。重返故里的杨拯陆,进入西安女子中学读书。   在校期间,她勤奋刻苦,品学兼优,很快就成为学校的学生干部。1956年,杨拯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杨拯陆毅然选择了石油地质专业,立志投身祖国的石油事业。   大学毕业后,杨拯陆主动请缨,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只身来到条件艰苦的新疆,参加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当时的新疆还很落后,各项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杨拯陆本可以留在西安从事科研工作,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但她却毅然选择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用专业所学为祖国寻找“宝藏”。

克拉玛依地区地理环境恶劣,既有浩瀚无垠的沙漠,也有寸草不生的戈壁。白天酷暑难耐,夜晚寒风刺骨。   杨拯陆所在的106地质队,驻扎在简陋的帐篷和工棚里,每天风餐露宿,步行数十里跋涉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对地层构造进行考察和记录。   为了节省宝贵的水资源,杨拯陆和战友们常常用盐汽水充饥。有一次野外作业,队里的车辆抛锚,运水车无法前行,饮用水眼看就要耗尽。   在队友们一筹莫展之际,杨拯陆派人外出寻找水源,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水洼。水洼里的水浑浊发黄,水里还有蠕动的小虫子。   大家望而却步,担心水有毒会危及生命,杨拯陆没有丝毫犹豫,舀了一大碗水一饮而尽。第二天,当看到杨拯陆安然无恙时,大家的信心一下子增强了。   烈日、风沙、严寒,是杨拯陆野外勘探的常态。为了跑完勘探路线,她和战友们常常通宵达旦。   有一次在野外露营,夜半时分,狼群突然包围了帐篷。危急关头,杨拯陆指挥大家架起篝火,用烟熏驱赶狼群,这才逃过一劫。   在杨拯陆的带领下,106地质队出色地完成了克拉玛依盆地的地质填图和石油普查任务,为后来大油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同事们亲切地称杨拯陆是当之无愧的“女队长”,是一位“巾帼英雄”。

1958年9月,对杨拯陆来说本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再过几天,她就要和未婚夫举行婚礼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上级又给地质队下达了一项紧急任务——尽快完成三塘湖盆地构造的勘察工作。   面对个人幸福和工作责任的抉择,杨拯陆没有丝毫犹豫。她向未婚夫解释说,眼下正是石油勘探的黄金季节,耽误了时机,对国家建设是一大损失。   未婚夫理解并支持杨拯陆的决定,婚期一拖再拖,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天人永隔。   9月25日清晨,杨拯陆和同事张广智像往常一样出发,前往三塘湖附近进行最后一次勘探。   然而到了中午,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夹杂着大雪呼啸而至,能见度急剧下降。两人被困在了戈壁滩中央,失去了方向。   等到暴风雪逐渐减弱,天色渐晚时,杨拯陆和张广智才辨认出驻地的大致方位。他们拼尽全力向驻地爬去,然而体力和意志都已达到极限。   张广智最先倒下,杨拯陆费尽力气想拉他一把,却再也无能为力。最后时刻,杨拯陆将随身携带的地质图纸紧紧护在怀中,倒在了冰雪地里。   次日凌晨,搜寻了一夜的队员终于找到了杨拯陆和张广智。然而一切都太迟了,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雪花,成为他们生命的最后见证。

0 阅读:36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