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上奏朝廷:“我们如今国土如此之大,新疆就别要了!”就在众臣讨论新疆事宜之时,只见左宗棠拍桌子怒吼道:“新疆足足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说不要就不要了,你可真大方!” 面对二人的争论,慈禧一时间也犯起了难,只能两手一摊,说道:“如今国库亏空,朝廷可没什么闲钱能够支持军队去新疆作战!” 面对李鸿章的“大方”和慈禧的软弱,左宗棠并未多做理会,他怒声呵斥道:“就算是老夫自己掏空家底,也要把新疆收回来!” 晚清在慈禧的统治之下可以说经历了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黑暗的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种种卑躬屈膝的做法,签订了那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不平等条约,只顾自己的逍遥快活,从来不问国家的命运和老百姓的死活,这种做法让人感到心寒的同时又让人憎恶万分!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清朝后期,清政府腐朽没落,面对边境地区敌国的入侵毫无还手之力,阿古柏趁机占领了新疆地区,而沙俄也虎视眈眈地盯上了伊犁。 新疆领土的缺失,在当时整个朝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朝廷中也不约而同地分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 其中一派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们认为不应该在边塞地区花费过多的精力,如今的当即要务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海防上。 而且新疆地区十分偏远,大多数都是沙漠,并不是什么富饶的地区,可反观东南地区则大相径庭,应该多加强东南地区的海防建设。 另一派则是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面对李鸿章等人的退缩,左宗棠不禁勃然大怒,厉声喝斥道:“新疆乃我华夏固有领土,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不要就不要了,你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老百姓吗?” 但李鸿章也十分无法理解左宗棠心中所想,若是有余力收复新疆,他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领土分割给他国? 直到1875年光绪皇帝即位,这件事情才算有了结果。 左宗棠上书表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光绪帝听后大为感慨,在其影响之下,一向不问国事的慈禧也开始着手此事,并且由反对逐渐走向支持。 可当时的人力物力绝对是困扰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听到要用钱,慈禧顿时感到十分担忧,于是找到左宗棠,询问收复新疆大概需要多少银两。 经过左宗棠初步估算,至少需要三千万两白银,一听到这个数字,慈禧吓了一跳,即便是左宗棠屡次上书,最终朝廷还是仅仅拨款五百万两白银。 虽然朝廷上下都不配合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但这并未使左宗棠感到气馁,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81年,左宗棠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以个人名义向洋人银行借款三次,分别是500万、1375万、846万合计2721万两白银。 并且在甘肃成立“兰州制造局“,成功研制出了火炮和枪支。 除此之外,左宗棠还建立粮道,收购国内粮食充作军粮,并以高价从沙俄地区高价购买。 但是,这些外部因素得到解决之后,最为重要的兵力问题却迟迟没有进展,无奈之下,左宗棠只好带领自己的部队,并联合支持他收复新疆的大臣,组建了一支仅仅七万多的军队出征新疆。 虽然兵力并不是很充足,但是在左宗棠的亲力亲为之下,清军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他们勇猛的作战风格和收复新疆的决心也感动了新疆当地的众多老百姓,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之外所有的失地。 而伊犁问题,却再次发生分歧,慈禧主张求和,但却迟迟没有效果,最终1880年,左宗棠不顾清政府反对,毅然决然地出兵伊犁。 看着来势汹汹的清军,沙俄也没有必胜的信心,最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同意归还伊犁及其周边地区,但要求清政府支付四百万两白银作为赔偿款。 虽然看起来也是一项不公平条约,但在左宗棠的努力之下,伊犁最终还是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面对外敌入侵,左宗棠大公无私,以一己之力、凭借血肉之躯收复失地,此乃华夏真英雄也!
1875年,李鸿章上奏朝廷:“我们如今国土如此之大,新疆就别要了!”就在众臣讨论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5-10 09:49:15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