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明确表态“应美国请求”同意在瑞士举行经贸会谈,特朗普却突然撕破脸声称“中国

繁梦间 2025-05-09 20:06:50

中方刚明确表态“应美国请求”同意在瑞士举行经贸会谈,特朗普却突然撕破脸声称“中国搞错文件了吧”。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是中美博弈的复杂现实与政治操弄的交织。 根据中国外交部5月7日的官方声明,此次会谈由美方主动提出请求,中方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才同意接触。这一立场在商务部的回应中也得到印证,中方强调对话必须基于“平等、尊重、互惠”,任何施压都不会奏效。 然而,特朗普的反应却耐人寻味。5月7日,他在公开场合宣称“不会为谈判降低关税”,并试图否认美方主动请求会谈的事实,甚至编造“中方撑不住了”的谎言。这种态度转变,与此前美方多次通过官方渠道释放谈判信号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承认,当前高达145%的关税相当于“贸易禁运”,双方有必要缓和局势。但特朗普显然不愿承认示弱,其团队内部的强硬派仍试图维持“极限施压”的姿态。 事实上,美方的主动请求并非偶然。近几个月来,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直接绕过关税继续对华贸易,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大量企业因供应链中断和物价飙升而叫苦不迭,甚至引发民众抗议。 与此同时,全球商界领袖近四分之三将贸易战责任归咎于特朗普,7成以上认为美国应率先“低头”。在这种压力下,白宫不得不通过谈判寻求喘息空间,但特朗普又不愿放弃政治表演,才出现了“前脚求和、后脚抹黑”的荒诞戏码。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对此次会谈保持着清醒的战略定力。外交部明确表示,同意接触不代表让步,中方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从未改变。商务部进一步指出,美方若想谈判,必须正视单边措施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纠正错误做法。 这种“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态度,既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也为国际社会传递了负责任的信号。正如复旦大学教授沈逸所言,中美已进入“上甘岭时间”,中方将以耐心和信心应对美方的反复无常。 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的“变脸”策略并不新鲜。此前他曾在关税问题上多次出尔反尔,试图通过舆论施压获取谈判优势。但此次中方显然已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无论是金融纾困还是内需市场调整,都在释放“不依赖美方回心转意”的信号。 而美方若继续在谈判中玩“两面派”,最终可能失去中方的信任,导致谈判大门彻底关闭——这显然不是特朗普政府能够承受的后果。 当前,全球经济正密切关注瑞士会谈的进展。尽管美方试图淡化预期,但中方的诚意与原则已为谈判奠定基调。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美国能否放下霸权思维,以平等姿态与中方对话。正如中方所言,听其言更需观其行,美方若想打破僵局,唯有拿出实际行动,而非沉迷于政治作秀。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天天打牙祭

天天打牙祭

2
2025-05-09 21:09

这一次一定要让美国人觉得疼 永久长记性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