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主席被捕后,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脚扭了,走不快了!”团丁走近后,毛主席故意踢了一块石头,并凑团丁耳边说了一句话后,竟靠着机智逃走了。
1927年,中华大地上,白色恐怖到了极点,自称是三民主义的信徒大肆逮捕共产党人。
当时34岁的毛主席被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去长沙领导革命斗争。
9月初,毛主席决定,去两湖农民总指挥部所在地铜鼓县城亲自指挥第三团起义,于是他化名张先生,身份是安源煤矿采购员。
为了安全起见,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又名彭清泉)护送毛主席到达目的地铜鼓,安源工人俱乐部的地下党员易子义(化名易绍钦),当他们的向导。
一路上,为了避开人多的道路,他们三人只好绕道,走崎岖的山路。
由于长途跋涉,毛主席的脚上起了好多血泡,走起来一瘸一拐的。
一路上由于盘查严格,毛主席觉得情况复杂,不行贸然继续向前,打算先找一家客栈住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三个人正在边吃边商量事的时候,几个团丁怒气冲冲的过来抓人。
易子义认为起义要靠毛主席领导,于是他觉决定和潘心源掩护他离开。
毛主席很是沉得住气,故意大声说,“咱们生意人怕什么?照常吃饭。”
由于毛主席说的是湖南话,潘心源怕引起团丁的怀疑,就抢先用本地化告诉团丁,他们三人只是去铜鼓采购的采购员,希望能多关照,还拿出了介绍信让团丁看。
团丁接过纸条看了两遍,没有说什么就走了。
毛主席放下碗筷,准备动身。没想到另外两个团丁又回来,觉得他们不像矿工,就让他们去团妨局走一趟。
这时,毛主席看他们两人还想与团丁郑钧,就给他们两人使了眼色,然后,客气的说“好吧,走就走一趟,无非是耽误一些时间。”
这一次,被抓着去团妨局的有不少人,他们都是“共产党嫌疑犯”。
据当地传说,赤脚的人被处死后他们将无法再从阴曹地府回来报复,所以这些“嫌疑犯”都被脱去了鞋子。
毛主席三人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但是也有梭镖抵着他们的脊梁骨。
刚开始的时候,团丁们盯得很紧,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始抽烟聊天,甚至打闹。
毛主席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为了不让起义计划落空,他心里一直在想逃脱的办法。
他决定用钱贿赂团丁。于是他去问潘心源:“钱好拿吗”?
其实,他身上有钱,这样问只是告诉他要“逃”的信息。
于是毛主席故意放慢脚步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潘心源和易子义则加快速度走在最前面。
这时,毛主席对团丁说:“老哥,我脚痛,可能是扭着筋了。”
说完,他用脚踢了一下石子,故意把身上的银圆晃出声音来。
团丁听到钱的声音,眼睛都直了。
毛主席趁机问他家里的情况,在了解到全家人都靠他一个人当差挣钱时,毛主席觉得自己逃走有希望了。
这时,毛主席挨着团丁走,等时机方便时,他把银元牌到团丁手里。团丁二话不说,迅速把钱装到口袋里。
走了不远,毛主席问他铜鼓还有多远?团丁告诉他快到了,他又朝山林方向一努嘴,示意毛主席可以往那边跑了。
就在毛主席准备逃跑时,有一个团丁过来,大声喝道:“你想干什么?”
毛主席见状,只好掏出一个银元给他。团丁接过钱就往前走。
机不可失,毛主席把口袋里的银元都拿出来撒到地上,然后就往山林里跑。
直到毛主席跑远了,第一个收钱的团丁才大声吆喝,“跑了一个,跑了一个!往后边跑了,快追呀!”
接着,潘心源和易子义趁着慌乱之际,也逃跑了。但是后来他们又被抓住了。
逃跑的毛主席,为了躲避抓捕,他藏在水塘旁边的草丛里,直到天黑,搜捕的人员走远了,毛主席才敢出来赶路。
由于没有鞋,毛主席的脚磨损严重,疼得根本没办法走路。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砍柴的樵夫走过来。
毛主席与他搭话,问他去铜鼓还有多远。
樵夫告诉他快到了,就这样俩人聊了一会儿,毛主席得知樵夫非常支持农协事,他把自己的身份告知了樵夫。
之后,樵夫把毛主席带到家里,为他治了脚伤,还给他买了一双鞋和一些吃的。
毛主席十分感激樵夫,他想记住樵夫的名字,要感谢他,可是他说什么也不告诉毛主席。
最后,在樵夫的帮助下,毛主席顺利到达铜鼓。
湖南省委原计划9月9日发动起义,位于铜鼓的第三团因为毛主席晚到一天,起义推迟到10日,但还是符合湖南省委要求的“限于11日齐起发动”。
直到毛主席到了井冈山,才知道樵夫的名字叫陈九兴,是铜鼓县工会的成员。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被捕,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
所幸毛主席度过了难关,而毛主席在度过难关之后,还不忘陈九兴的恩情,全国解放后,毛主席便时不时地给陈九兴写信,称他是“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