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因当汉奸被判枪毙,被胡适等人救下,改判坐牢,49年出狱后写信给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的一句话,改变了周作人后半生命运。
周作人,曾被誉为民国散文第一人,文学造诣无人能出其右,他曾痛骂日本侵虐行径,甚至利用自己对日本的了解,揭露日本国内反法西斯统治,妥妥的抗日积极分子。
然而,在民族危亡之际,他却听从妻子的挑拨,先是与哥哥鲁迅决裂,后来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最终走上了卖国求荣的汉奸路。
1908年,和哥哥一起在日本读书的周作人与为他们做饭的女孩羽太信子好上了。两人认识不到半年,周作人就向她求婚,贫穷的羽太信子急不可耐地答应了两人的婚事。
婚后三年,周作人结束学习,带着羽太信子一起回到老家绍兴。
婚后不久,羽太信子开始怂恿丈夫周作人,把她的妹妹和弟弟都接过来。
周作人知道妻子娘家的生活并不好过,为了满足妻子的想法,他欣然答应。
周老太太虽然极不情愿,但是为了儿子的幸福生活,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此时家里人的想法就是,羽太信子有心机,周作人又对她言听计从。
1919年,周作人一家还有羽太信子的弟弟妹妹,搬到鲁迅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房子里。
在个家里,由于朱安不识字,鲁迅又不喜欢她,她根本没有话语权,于是掌家大权就轮到了羽太信子的手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羽太信子从女佣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家庭的掌权人,她开始无尽的挥霍起来。
虽然周作人和哥哥每个月的收入不菲,但是也经不起羽太信子使劲造,一下子请了十几个仆人。孩子一点小病,都要请较贵的日本西医。不合意的饭菜和衣物,随意赏赐给下人,买货专挑较贵的日本货。每次出门都坐轿,架势十足。
后来鲁迅看不下去了,他提醒羽太信子要节俭,但同时也让羽太信子对大伯哥产生了厌恶之心。
之后,羽太信子为了把鲁迅,朱安和周老太太赶出去,竟无耻的向周作人说鲁迅偷窥她洗澡。
周作人自然而然是站到妻子这一边的,所以他气急败坏,连问都不问哥哥这件事是否属实,就给鲁迅写了一封绝交信,从此,两兄弟决裂。
不仅如此,周作人还因为听信妻子的话,和弟弟周建人也决裂了。
原因是羽太信子为了让妹妹嫁给周建人,她给妹妹出了损招:生米煮成熟饭。她让周作人把周建人灌醉,然后将他带到妹妹芳子的房间,一觉醒来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结果就是周建人无奈之下娶了芳子。
后来,周建人在上海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羽太信子知道后,非常生气。
周作人害怕妻子生气,就与弟弟周建人也不来往了。
对妻子言听计从的周作人,不仅与两兄弟都失和,而且还走了一条不归路。
1937年抗战爆发,许多教育界的人士纷纷撤退,去了昆明。
周作人当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选择留下来,而且也做好了打算,如果北平沦陷,他就以隐居的方式平安度日,再不问世事。
可是事情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日本拿下平津后,邀请周作人出来做官。起初周作人闭门不出,保持了气节。
但当时北京的大学都已南迀,失去教职的周作人,收入大幅缩水,养活一大家子愈发困难,只能靠微薄的稿费支撑。
羽太信子奢侈惯了,她不想过拮据的生活,于是她就劝周作人接受日本人的邀请。
周作人架不住妻子的软磨硬泡,再加上他差点被自称是他学生的人行刺,他最终同意为日本人做事,
1940年,汪精卫死后,周作人出任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自此,周作人在汉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周作人在全民都在抗战的日子中过得相当安逸。不仅还清了欠下的债务,还成了汉奸界的著名文人,名和利都有了。
然而,1945年抗战结束后,周作人被以汉奸罪名被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逮捕,最终被判枪毙。
但是后来胡适等人纷纷出来为他开脱求情,1946年11月,高等法院判处他14年有期徒刑,1947年12月改判10年有期徒刑。
或许是周作人比较幸运,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接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在和谈期间,下令释放了政治犯,周作人在1949年1月26日被放出监狱。
之后,周作人靠着写文章得来稿费生活。
1952年,为了能生活得更好,周作人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里满是为自己当汉奸之事辩解的字句。
毛泽东看了信后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古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就这样,周作人后半生的命运再次得到了改善:人民出版社请他译书,买下他的稿子,每个月给他预支稿费200元。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因病去世。
周作人与哥哥,本是同父同母的两兄弟,最终却因妻子的挑唆而反目,自己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的根源虽与羽太信子有关, 但根源还在于他自己意志不坚定。
周作人的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好女人能成就一个好男人,反之她就毁了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