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女画家周炼霞颤抖地打开一封信。“炼霞吾妻”,看到这4个字,她图突然觉得全身发麻,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后她泪如泉涌,不停地说:“他还活着……” 这个他正是他“失踪”了34年的丈夫徐晚平。
周炼霞是20世纪50年代的画家,说起那个时代的画家,很多人更多的是想到陆小曼、李秋君、陈小翠等人,其实周炼霞也是那个时期非常有名气的画家,而且她在诗词方面也是佼佼者,她曾经为上海画院的年轻画家讲授过诗词和《古文观止》。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周炼霞的感情经历。
1908年,周炼霞生于湖南湘潭。父亲周鹤年是晚清举人、候补长沙知府,他擅长诗词丹青。耳濡目染下,周炼霞对诗词歌赋和作画也非常感兴趣。
父亲看她有这方面的天赋,在她十五六岁时,就请著名画家郑德凝等教她作画。请复旦大学教授(徐悲鸿岳父)蒋梅笙教她诗词,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也曾点拨她。
有了这些名气和才气都在线的老师授课,周炼霞各方面的成绩自然好上加好,她擅长仕女人物和花鸟,17岁时,就举办了个人画展,而且她写的小说也可以和张爱玲相提并论。
长大成人后的周炼霞不仅是才女画家,而且还是美女,再加上她皮肤细腻光洁还非常会打扮自己,她每次一出门都会引来众多人士驻足,她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很多女人模仿的对象。
当时她和吴青霞、汪德祖、陆小曼并称“上海四大美女”,很多优秀的男士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就连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苏渊雷当年都是周炼霞的众多仰慕者之一。
不过,周炼霞最终和徐晚蘋走到了一起。
两人相识于1927年的一次聚会上,她优雅大气的气质吸引了在场所有男士的目光,其中就包括徐晚蘋。
徐晚蘋比周炼霞小5岁,字公齐,号绿芙外史。据记载他祖父是清同治元年状元,善于绘画,还曾经为慈禧太后作过画。徐晚蘋当时在邮局工作,他在绘画方面也很擅长,而且善摄影与舞蹈也不差,在上海的艺术圈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聚会结束后,周炼霞就收到了徐晚蘋的情书,他们在信中大谈诗词书画,高谈阔论。由于志同道合,不久后,两人就坠入了爱河,并在这年的秋天举办了婚礼。
婚后周炼霞在丈夫的帮助下来了一间画室,作画之余还会协助他打理家族事务,两人琴瑟和鸣,日子甜如蜜。1934年,周炼霞作为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了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久后他们的爱情结晶诞生了,一家人经常一起出去郊游或者看电影,好不幸福。
徐晚蘋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并没有纨绔子弟的坏习气,他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为家人为孩子创作更优越的生活。周炼霞看着优秀的丈夫,她不禁感叹自己是多么幸运遇到这样的好男人。
然而,就在周炼霞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不能自拔时,1946年,徐晚蘋因为接到上级的调令,不得不去街关曾经被日本占领的邮政系统。周炼霞虽有不舍,但是也不能阻止丈夫去工作。
临行前,周炼霞对丈夫依依不舍:“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徐晚蘋答应周炼霞去一个月就回来了。
然而让周炼霞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走就是就是34年。
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周炼霞带着五个孩子生活。起初,她和丈夫还有书信往来,但是后来也渐渐失去了联系。最困难之时时候,周炼霞靠卖画维持她和孩子们的生活,因为受丈夫的牵连,她的眼睛也被打瞎了一只。
在这么多年里,周炼霞始终打听丈夫的消息,但是都没有结果,有一段时间,周炼霞以为丈夫早就去世了,她伤心的整天以泪洗面。
在这么多年里,周炼霞也从青丝等到了白发,俊俏的脸庞也不复存在。
直到1980年的一天,她收到了丈夫的来信,才确定丈夫还活在世上。
原来,徐晚蘋一直没有忘记周炼霞和孩子们,但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他无法回到大陆,只好一直再台湾邮局工作,后来退休后去了美国。
之后,周炼霞去了美国和徐晚蘋团聚,两人过着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共享天伦之乐。幸运的是,她那只受伤而失明的眼睛,也被名医治愈。
真爱永远都不会褪色,即便它经历了岁月的反复冲刷,但是它依然保持当初的颜色。他们的情感经历告诉我们,漫长的等待,并没有让爱消亡,只是让爱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