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一对夫妻攀登珠峰,妻子被遗弃在山顶,她绝望喊道:“不要扔下我,好吗?

混沌于浮云 2025-05-07 18:22:42

1998年,一对夫妻攀登珠峰,妻子被遗弃在山顶,她绝望喊道:“不要扔下我,好吗?”未曾想,一年后,人们竟在山顶发现了丈夫的尸体。 弗兰西斯·阿森蒂夫,1958年出生在夏威夷檀香山,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跟她后来选择的冰天雪地完全不搭。她小时候就喜欢户外活动,但真正迷上登山是成年后的事。她拿了个商业硕士学位,搬到科罗拉多州的特柳赖德当会计师。那地方被圣胡安山脉包围,山景太美,她慢慢就喜欢上了爬山。从当地的小山峰开始,她一步步积累经验,心里早就种下了挑战更高山峰的种子。 谢尔盖·阿森蒂夫,弗兰西斯的丈夫,是个俄罗斯硬汉登山家。他在苏联时期就拿下了五座7000米以上高峰的攀登纪录,被人叫做“雪豹”,实力不是盖的。1992年,他和弗兰西斯在一次登山活动中认识,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叫保罗,当时10岁。婚后,他们一起爬了不少山,比如俄罗斯的5800米高峰,还给那座山取了个浪漫的名字“善意峰”。他们还挑战了北美最高峰迪纳利,走的是难度超高的西壁路线。弗兰西斯也不简单,她是第一个滑降欧洲最高峰埃尔布鲁斯山的美国女人,还登过它的东西双峰,名气越来越大。 弗兰西斯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第一个无氧登顶珠峰的美国女性。啥叫无氧?就是不靠氧气瓶,全凭自己的肺和毅力,难度和风险都翻倍。她和谢尔盖为了这个目标准备了好几年,花了几十万美元买装备、办许可证、订机票。他们在科罗拉多苦练,模拟高海拔环境,把身体调到最佳状态。1998年5月,他们终于站在珠峰脚下,看着这座巨峰,心里既有兴奋也有敬畏。他们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但多年的经验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 1998年5月,弗兰西斯和谢尔盖从珠峰北坡出发,开始了这场无氧挑战。5月17日,他们从前进基地营爬到北坳,第二天到了7700米的高度。5月19日,他们扎营在8203米的6号营地,离顶峰就差最后一步。5月20日凌晨1点,他们试着冲顶,但头灯坏了,只能退回营地。5月21日,他们又试了一次,爬了50到100米后又折返。到了5月22日,他们拼尽全力,终于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那天风雪很大,空气稀薄得让人喘不过气。他们顶着零下30度的低温,一步步往上挪,终于在下午3点左右站上了珠峰顶。弗兰西斯成了第一个无氧登顶的美国女性,那一刻,他们肯定觉得自己赢了全世界。可惜,登顶时间太晚,下山时天已经黑了,危险悄悄逼近。 下山路上,风雪更猛,弗兰西斯体力不支,走着走着就慢了下来。在海拔8500米左右,她实在撑不住了,瘫倒在雪地里,呼吸越来越弱。谢尔盖试着帮她暖手,但她已经没反应了。他得做个选择:留下陪她,两个人可能一起死;下山找人,或许还能救她一命。他选了下山,打算找救援再回来。可惜,珠峰没给他这个机会。 第二天,乌兹别克登山队发现了弗兰西斯,她还活着,但状态很差,冻伤严重。他们试着给她氧气,想拖她下山,可自己的物资也快用完了,最后只能放弃。谢尔盖那边,下到6号营地后发现没人能帮得上忙,他不甘心,又一个人爬回去找妻子。乌兹别克队员最后一次看到他时,他正拖着累垮的身体往上走,之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弗兰西斯在1998年5月24日去世,遗体被留在珠峰东北脊附近。因为冻伤后皮肤变白,她被登山者称为“睡美人”,听着挺美,其实挺悲凉。1999年,登山者杰克·诺顿在山坡下发现了谢尔盖的遗体,估计他是在回去找妻子的路上摔下去的。他们的儿子保罗,当时才11岁,一下子没了爸妈。据说远征前,他做过一个梦,梦到两个登山者被困在雪里,结果真成了现实。 弗兰西斯的遗体在珠峰上待了快9年,很多登山者路过时都能看到,成了个让人感慨的“路标”。到了2007年,登山家伊恩·伍德尔看不下去了,组织了个“珠峰之道”行动,把弗兰西斯的遗体和其他遇难者的遗体安葬。他和夏尔巴人普里顶着恶劣天气,把她从东北脊移到北壁,简单仪式后让她安息。这才算给了她一个归宿。 这个故事后来传遍了登山圈,书里、纪录片里都讲过,像凯西·奥多德的《Just for the Love of It》就提到过。他们俩的勇气让人佩服,但结局太惨,也给后人敲了个警钟。珠峰不是你想征服就能征服的,无氧攀登听着牛,可风险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从那以后,登山界开始反思,到底是追求纯粹的挑战重要,还是活着回来更重要。他们的故事,既是传奇,也是教训,提醒大家敬畏自然,别拿命开玩笑。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