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和抑郁的女儿一起去她爸爸的工作地探亲了。
此刻,女儿已经返程回到了家,我被允许再在这里呆“一段时间”(没有约定具体几天,看情况吧)。
回想过去的几天,有惊险、有失落,更有久违的温馨。
记得4月末的一天,老公在我们3人的群里发出邀请,说他可以抽时间陪我们在当地玩几天。我对女儿说:“要不,我们五一去爸爸那里玩几天吧?”她没有马上答应了,却要求爸爸先做个出行计划。
老公很正式地做了出行安排,女儿看了应该比较满意,着手买票。此时,五一前的高铁票已经售罄,还好,抢到了“五一”下午的票。
我知道,虽然定了行程,但对女儿来说,是一件需要耗费巨大能量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因任何一件引发她不良情绪的事件而泡汤。所以,从买到票的那一刻起,我的神经就处于紧绷状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不能在出发前出任何岔子,导致不能成行。
“五一”这一天,注定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当我们赶到车站入口时,离列车开动时间还剩5分钟,自动检票的闸机口已经关闭,不过还好,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通过人工通道检票。顺利通过检票,拖着行李箱飞奔到站台,迅速钻进离台阶最近的车门,我和女儿同时瘫软在地上。
这一天我的心路历程,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心跳加速。
离高铁开动的倒计时时间很紧张了,老公在微信里问“出发了吗?”,此时女儿还在浴室里没出来,我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稳住情绪,对老公的问话视而不见,因为无法回答,任何回答都会增加他和女儿的焦虑。
好不容易等到她从浴室出来,一边擦着头发上的水,一边还要去看一眼阳台花草,指挥我把这个花盆再换个位置,那个花盆再加一点水。
我憋住马上就要冲口而出的提醒和催促的话,按她的要求一一照做。其实,此刻,我内心已经做好了误车的准备。
从家到高铁站,中间要转一次地铁。站在地铁拥挤的人群中,听着不紧不慢地报站的声音,内心充满了绝望。我不敢看时间,也不敢流露出极大可能误车的沮丧。只是小心翼翼地跟她说,如果赶不上车,不要难过,大不了我们改天再去。
女儿拿着手机,不停地翻看着地图,计算着时间,笃定地跟我说:来得及。
拖着行李箱在拥挤的人群中左奔右突,不时地与旁边的人产生擦碰,顾不上道歉。脑袋一片空白,只知道一路拚命狂奔……
谢天谢地,终于在列车启动前3分钟赶到了。我们俩,一路冲刺,都突破了身体极限。
在座位上坐定,喉咙里泛出一股血腥的味道,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不敢想象,如果没赶上,女儿会怎么样。
到达目的地的第一天上午,按老公的计划去了一个景点,虽然景区的伙食不尽人意,但景色宜人,女儿玩得很尽兴。第二天,拖到下午才出发去另一个景点,虽然景点很普通,但晚餐吃得很合女儿的胃口。
两天的游玩,耗尽了女儿的精力,后面的两天,女儿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因为惦记阳台花草,买了第五天晚上的车票独自返程。
老公安排了5天的行程,只玩了两天,当他看到女儿躺在床上精力不济的样子时,忍不住又要长吁短叹,我及时地按捺住他的情绪,跟他说:“女儿尽力了,对我来说,已经十二分的满足了,你也要学会满足。”
老公明白我的意思,因为自从去年那次他与女儿产生冲突,女儿再也没喊过他一声爸爸。时隔一年,我和女儿来到他租住的公寓的第一天晚上,他在厨房忙着给我们做饭,女儿想问他一个什么问题时,不经意间喊了声“爸爸”。
我知道,老公听到了,他一定是强忍住内心的欣喜。而女儿,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她自然而然地喊出的一声“爸爸”,对我们而言,像心里一块坚冰融化了。
这个“五一”假期,女儿的出行,出乎意料。无论是因女儿的拖延导致差点误车时的绝望,还是看到女儿对着美景拍照的欣慰,对我来说,,是来之不易的体验。
很庆幸,美景和美食,对女儿还有吸引力。爸爸难得的改变,对她有潜移默化的触动。而我,在与她日复一日的磨合中,对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慢慢学会了一些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