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做汽车这条路,为何成功了,浅聊一下小米su7,从上市到月销过两万,很多车企

寄琴聊汽车啊 2025-05-07 17:10:53

小米做汽车这条路,为何成功了,浅聊一下

小米su7 ,从上市到月销过两万,很多车企人其实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家成立不足三年的新造车公司,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

其实想要了解这背后的逻辑,就要从多方面考量。因为这不单单市依靠营销所起来的,其实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从时间线分析,小米在深浅君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彼时触屏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且价格都在4000元。而小米直接价格1999,从这一刻起,小米为自己打出了声量,“价格屠夫”。

其次,从品牌层面,从小米到红米,小米开始走的路线一直是亲民和性价比市场,包括后续进入米家生态链时代,小米身上的性价比标签一直难以打破。

从某款定价超4K开始(聚体哪一代手机忘记了),小米走起了高端路线。彼时很多人都在嘲讽小米,一个做中低端市场的品牌,怎么能走的动高端市场。从这以后,小米通过品牌运营的方式,给大家一个印象,那就是小米不是偏向性价比的中低端品牌,而是具有品价比的品牌。(这一点很重要)

然后,就是产品形态,20W级的轿车市场一直是红海,因为BBA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建立了护城河,特斯拉也早已通过技术和舆论占领了市场高地,所以看到很多纯电品牌在这个价位区间不温不火。深浅君觉得,小米看中这个价格区间,一种是赌博心态,一种是不得不,因为此时的小米已经有了“枷锁”,那就是定价不能高,也不能低。

不能高的原因是,背离了自己十几年运营的庞大粉丝群体,小米伴随了他们一个时代,需要他们的持续支持。不能低的原因也很简单,成本cover不了,赔钱的生意可以短期,但是长期就拖累了母公司业绩,是一个亏钱的无底黑洞。

所以小米汽车的定价和产品形态就非常重要,所谓的外观拿来主义也好,还是疯狂堆料(基本都是tier1的供应商)也罢,即是一种妥协也是一步对的棋。因为,小米汽车是要贴上小米“MI”字logo的,不得不提升品质

最后一点,也是小米很精明的一点,小米的营销团队真的很强,他们不单单是制造热点,更是在拿捏人性。特别是为小米品牌和雷军 塑造出的形象(很有可能雷军就是这样的风格),从品牌成立到现在造车,都是亲民,朋友的感觉,不像传统车企一样高高在上的讲师风格。能够看到在所有资讯平台中,雷军和小米品牌给人的感觉都是亲和力,甚至可以在网路上玩梗。

今天是浅谈一下,小米的成功绝对不是短短千字可以讲清楚的,但是从深浅君这么多年汽车媒体和车企营销的经验做出的浅浅分析。

说到底,就是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产品的打磨+重金获得的声量+品牌和创始人亲和力+打法清晰的营销策略,塑造出小米汽车的现在。

雷军谈小米汽车订单排队超半年雷军又挂了三条热搜小米su7ultra雷军谈小米汽车订单排队超半年

0 阅读:0
寄琴聊汽车啊

寄琴聊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