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19岁的冉砚农"跑反"刚到一个村子,正端起饭碗的时候,村干部跑来说

烟火人间诗 2025-05-07 02:05:02

1939年夏,19岁的冉砚农"跑反"刚到一个村子,正端起饭碗的时候,村干部跑来说:“日本鬼子来了。”到外面一看东西南都是敌人。 1939年夏天,那会儿咱们中国正热闹呢,小日本鬼子满地乱窜,跟踩了风火轮似的。鲁迅先生那时候说了:“横眉竖眼对那些坏蛋,低头就给咱老百姓当牛做马。”这年月,每个热血小伙子都得琢磨琢磨,到底是活还是死,是个大问题。 咱说的这位冉砚农,山东肥城的一个愣头青小伙子,一看国家有难,立马扔下锄头拿起枪,加入了抗日大军,成了大海里的一滴水,虽然小,但也反光不是? 话说有那么一天,热得跟蒸笼似的,19岁的冉砚农跟着第七区的头儿尹恒卓,几个人刚溜达到一个小破村,正准备拿碗干饭呢,结果村干部跟被狗撵了似的,喘着粗气冲进来大喊:“鬼子来了!”冉砚农一听,饭也不吃了,碗一撂,撒腿就往屋外窜。这一瞅,东、西、南三面,小鬼子跟约好了似的,枪声都隐约能听见了。得嘞,这下可好,被包饺子了!北边那儿啊,还有那么一丢丢活路,大伙儿立马撒丫子往北窜。路上还得钻一片芦苇荡,那日伪军跟追债的似的,子弹嗖嗖飞,好几个兄弟直接就地躺平,血染的风采啊。冉砚农呢,跟芦苇丛里装死鱼,心跳快得跟打鼓似的,这时候耳边还“哗啦啦”响,吓得他差点尿裤子。结果一瞅,就一狗在那撒欢儿。过了一会儿,又“哗啦”一声,这次换成刺猬了。总算是熬到天黑,幸存者们跟做贼似的,偷偷摸摸聚一块儿,找了个地主家先躲躲。 可危险这玩意儿,跟牛皮糖似的甩不掉。第二天早上,还有人把县政府财政科长当成汉奸了,笑料百出。冉砚农跟着这位科长回了老家王瓜店镇,见着日思夜想的爹娘,心里头那个美啊。但好日子没多久,村里头的日特小六就盯上他了,跑家里一顿乱翻,啥也没捞着。冉砚农心里明白,这地儿不能待了,晚上就脚底抹油,一路往北窜,跑了两天两夜,终于找到了党组织的大本营——唐山山区。 这下好了,冉砚农成了肥城县第一区的区委书记,天天往敌占区钻。白天跟老百姓家里打地铺,晚上出去溜达一圈,回来还得躲高粱地里睡觉。他那战友冉斌成,一看这日子太苦,直接投了敌,可心里头那个悔啊,还是偷摸着给党送情报。最后,冉斌成被逮住了,惨遭毒手,用命证明了啥叫信仰的力量。抗战一打完,冉砚农这家伙可没闲着,直接扎进了解放战争的大海里,东奔西跑的,立下功劳一箩筐。从黄淮那大平原,窜到大别山的脚底下,再蹦跶到荆楚那片广阔天地,他就像个忠心耿耿的小马达,不停地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岗位职责”。到现在,老爷子都上百岁了,还在贵阳悠哉游哉地过着小日子,好像那段让人心惊肉跳的历史就是早上刚吃的油条,消化得差不多了。不过,你要是一提他那牺牲的战友们,他那眼睛里立马就能放光,那是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珍藏版回忆”,永远不会褪色。

0 阅读:32
烟火人间诗

烟火人间诗

烟火人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