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捡钱啊!”4月28日,浙江衢州,一名80后男子一天光看着就有近6000元的入账,几乎没有什么危险性,他直言自己一年能有200多万的营业额,刨去成本,纯挣六七十万元,网友:不管干啥都得努力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从未减少,尤其是亲子家庭,周末和假期总希望寻找一个既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又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去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原本乡野孩子的童年乐趣——钓青蛙,竟悄然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晋顶流”,从乡间的游戏到城郊的产业,从儿时的回忆到现实中的商业模式,钓青蛙正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演绎着一场“记忆变现”的财富传奇。 很多人可能会忽视那些看似普通的兴趣,认为不过是童年时光的调味剂,但对某些人而言,那些简单的乐趣却可能孕育出改变命运的契机。 有人从小就喜欢钓青蛙,用一根竹竿、一条线、一团棉花球,就能在池塘边玩上整整一下午,长大后,这种童年记忆并未消退,反而在生活的某个节点被唤醒——当现代孩子被电子产品包围,越来越远离自然时,这种简单的快乐似乎更显珍贵。 正是基于这种观察,有人开始尝试将这项“已被时代遗忘”的活动重新包装,打造为一种新型亲子休闲方式,他们选择在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设场,既方便城市家庭短途出行,又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开垦荒地、搭建栈道、引进蛙苗,一切从零开始,过程并不轻松,但创业者们坚信,这种源于童年的快乐,有可能打动更多人。 有家长将孩子在钓蛙场上玩得满身泥水、却笑得灿烂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没想到迅速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孩子专注的眼神、青蛙扑棉球的瞬间、家长在一旁拍照的身影,共同唤起了无数人对自己童年时光的记忆,第二天,钓蛙场迎来了成倍增长的客流量,从每周寥寥数十人,骤增为每天上百人打卡,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甚至突破千人,场地边的停车场一度排到马路边。 而这场“爆火”并非昙花一现,随着网络传播的继续,钓青蛙逐渐从一项“猎奇体验”转化为一种“亲子刚需”,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花上一天时间,带孩子远离城市喧嚣,找回自然的节奏。 表面上看,钓青蛙不过是简单的玩乐项目,但要使其成为一门稳定盈利的生意,背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 随着客流量的稳定增长,钓蛙场也逐渐发展出更多衍生产业,家长和孩子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对防晒、涉水装备有一定需求,商家顺势推出遮阳帽、雨靴租赁、简餐售卖等服务,场地一角还增加了照片打印区,游客现场打印“钓蛙留影”,成为热门纪念方式。 钓蛙场的兴起,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采摘园的生意,一些场地甚至成为学校组织春游的首选,理由很简单:比起传统动物园的“隔着玻璃看动物”,钓青蛙更具参与感和教育意义。 为了激发更多参与热情,部分钓蛙场还设立“趣味挑战”:十分钟内钓得最多者获奖、亲子组接力钓蛙等,不仅提高了现场氛围,也增强了游客粘性。 尽管钓青蛙的生意看似轻松,其实也并非毫无风险,自然环境变化、极端天气、突发公共事件,都是不可控因素。 有经营者曾在暴雨季节损失惨重,池塘水位暴涨,几千只青蛙逃逸,直接损失六万元,此后,在场地周边增设抽水设备,并与气象平台合作,提前预警极端天气。 信息来源:《当儿时爱好成为事业,
“这简直是捡钱啊!”4月28日,浙江衢州,一名80后男子一天光看着就有近6000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5-06 01:40:0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