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山东女性的杰出代表。千里寻夫,惨遭背叛,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回国,途经香港,身上没钱了,只能呆在那里。从底层做起,历经磨难,逆境翻盘,成为誉满天下的“水饺皇后”。 她的名字叫臧健和,一个从落魄单亲妈妈到缔造商业传奇的英雄女性。 臧健和,1945年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人。5岁起,她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农活,分担家庭负担。14岁那年,父亲外出打工后音信全无,为帮母亲缓解经济压力,懂事的臧健和辍学,在一家医院当起了护工。 22岁时,臧健和在医院结识了一位来华的泰籍医生,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组建了家庭,还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1974年,臧健和的丈夫因父亲病逝回泰国处理后事,这一去就是三年,期间毫无音信。 1977年,臧健和终于和丈夫取得了联系,可当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奔赴泰国寻亲时,却发现丈夫已经另娶他人,还生了儿子。 臧健和无法接受“一夫多妻”的现实,骨子里的自尊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带着女儿们辗转来到香港。 刚到香港,人生地不熟,她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只能租了一间仅有4平方米的无窗小屋暂时住下来。 为了养活女儿,她一天打三份工,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零工,像洗碗、擦电车这种活儿,每天忙得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即便如此,臧健和也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咬牙坚持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臧健和发现自己包的饺子很受欢迎,便萌生了卖水饺的想法。 刚开始出摊时,她既紧张又羞涩,不太好意思叫卖,生火时还不小心烧到了眉毛。 幸运的是,她包的饺子肉多馅足,味道鲜美,赢得了顾客的喜爱,好口碑也迅速传开,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最火爆的时候,6个小时就能卖出1000份饺子,臧健和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香港人吃不惯北方那种厚饺子皮,臧健和的生意受到了影响。 为了迎合当地人口味,她跑遍了市场进行调研,经过一周的反复研究调制,终于擀出了厚薄适中、筋道可口的饺子皮。 同时,她还在馅料配方上下功夫,把肥肉与瘦肉之比由五比五改成三比七,提高瘦肉比例,让馅的味道鲜而不腻。 此外,臧健和始终坚持保持食品和器皿的清洁卫生,食材也用最新鲜的,这些坚持让她的水饺在众多摊位中脱颖而出。 1983年,香港政府对湾仔码头进行改造,小贩不能再摆摊。臧健和用港府的赔偿和这些年的积蓄,开办了一家饺子工厂。 1985年,她斥资200万,在香港建造了第一家大型水饺工厂,正式成立“湾仔码头”牌北京水饺。 此后,“湾仔码头”的产品线逐渐丰富,从现煮水饺扩展到冷冻水饺、手工馄饨、汤圆等,还铺向了香港30多家连锁超市,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的龙头。 1997年,臧健和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湾仔码头与美国著名食品公司品食乐(后被通用磨坊收购)达成合作。 通过这次合作,湾仔码头借助对方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以及完善的冷链网络,正式打入内地市场,产品还远销欧美。 在合作过程中,臧健和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比如坚持保留配方主导权、对原料严格要求,饺子馅里的菜叶要切得足够宽以保留汁水和口感等。 这些坚持让湾仔码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销售额一路攀升,后来每年的销售额一度超过60亿元 ,臧健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饺皇后” 。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后,臧健和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在青岛捐资建立老年公寓,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在山东大学设立教育基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助力他们完成学业;在陕西省的偏僻山村修建“湾仔码头母亲水窖”,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难题;在内地建厂时,还聘用下岗女工,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 2019年2月8日,臧健和在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逝世,享年73岁。 她的一生,是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一生,是不懈追求梦想的一生。从一辆小小的木制摊车,到年入60亿的“水饺王国”。 臧健和用双手实现了穷人逆天改命的神话。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商业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历史故事
她是山东女性的杰出代表。千里寻夫,惨遭背叛,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回国,途
张绣聊历史
2025-05-06 00:28:31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