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让以色列体会到什么叫绝望,什么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以色列发生大火,已经比发生

琉璃映月痕 2025-05-05 14:07:55

这是要让以色列体会到什么叫绝望,什么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以色列发生大火,已经比发生战争还恐怖,他自己国内无力救援,想邀请人出来救援,可惜啊,他的邻居个个都跟他是仇人了,邻居不帮忙,只能找欧洲的来帮忙,欧洲的这么远过来远水救不了近火呀。 2025年4月30日,耶路撒冷西郊突然窜起的火苗,在9级强风助推下迅速演变为吞噬一切的火海。 短短12小时内,火势从森林蔓延到城市边缘,15平方公里土地被烧得焦黑,1200名居民紧急疏散,连以军军事基地都未能幸免。 这场被以色列媒体称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生态灾难”的山火,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国家在中东地缘格局中的真实处境。 面对失控的火情,以色列政府紧急启动“国家应急计划”,却发现全国70%的消防车还是20年前从美国淘汰的二手货,灭火泡沫库存甚至不够扑灭两场中型火灾。 更讽刺的是,这个自称“中东科技强国”的国家,其引以为傲的无人机监测系统和卫星预警网络,在初期火情判断中竟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救援黄金时间被白白浪费。 当以色列向周边阿拉伯国家发出求援信号时,得到的却是集体沉默,沙特、约旦等所谓“关系正常化”国家选择官方中立,而伊朗、土耳其等宿敌则公开在媒体上批评以政府“忙于扩张却忽视民生”。 这种“地理近邻、情感远距”的现象,本质上是巴以冲突长期积累的敌对情绪总爆发,过去十年间,以色列与中东国家的联合应急演练次数为零,却与欧洲国家进行了超过50次类似合作。 这种安全合作的“方向性偏差”,使得以色列在灾难来临时不得不舍近求远,向2000公里外的希腊、克罗地亚等国求援,欧洲国家的驰援虽然展现了跨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却也暴露出现实的无奈。 希腊的CL-415水陆两栖飞机日均投水量达800吨,克罗地亚的米-26重型直升机单次可吊运20吨水,但这些“灭火天团”从集结到抵达灾区平均需要48小时。 而火势在这两天内已扩大三倍,耶路撒冷至特拉维夫的主干道因火灾封锁,导致全国60%的物流瘫痪,经济损失预估超过10亿美元。 当巴勒斯坦的橄榄园和以色列的葡萄园一同被烧成焦土,当耶路撒冷的浓烟与加沙的硝烟交织在一起,或许这个国家该明白: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高墙和导弹构建的,而是需要在和平时期学会与邻居共饮一井水、共护一片林。

0 阅读:18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

琉璃映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