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在引导美国重回其第一任期的各项方针,包括在朝鲜半岛的问题上,有意让朝韩两国实现短暂的缓和,最好是能签订某种长久停火条约,好让自己名正言顺的拿到“诺贝尔和平奖”。不过,在此之前,特朗普自有一套手法来拿捏朝鲜半岛。 对于家门口这不稳定的“火药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朝鲜领导人视察一家重要坦克厂,强调陆军更迭列装最新型坦克和装甲车,尽快替换上世纪的装甲。 朝鲜在常规装备方面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许多装备依旧是半岛停火之后的产物,因此在俄军需要动用苏式装备的时候,朝鲜能很快适配到位。 如今,俄乌冲突接近尾声,普京在“论功行赏”时着重提及到朝鲜军队发挥的中坚力量,已在为两国加强防务合作,尤其是军备生产做铺垫。 俄式装备本就是在苏式装备的路子上发展而来,朝鲜这些年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也没积攒什么经验,选用“拿来主义”是极不错的选择。 再者,在战术思维方面,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积攒了大批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在适应无人化作战系统方面,放眼全球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如果朝鲜能得到完整的生产链与指导思想,又有制度优势加成,战斗力很快就能提升到普遍水平。 纵观过去几年间,朝鲜对外威慑手段一直以战略核威慑为主,而在某些特殊时刻,不适宜展现自身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就只能保持缄默。 比如尹锡悦“兵困”国会并打算嫁祸给朝鲜方面时,朝军出奇意料的保持着“噤声”,连过激的举动也没有,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朝着日本方向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 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朝鲜没法打一场像样的常规冲突,即便抛开美军不谈,韩军自身就具备绝对的制空、制海权以及强大的火力优势。 不谈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朝鲜单方面需要具备对称火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显得不再被动。 5月3日,朝中社刊文《美国增兵活动将会是进一步增加本土安全不确定性的不明智选择》,文中表示美军近期在本土的一次模拟拦截敌国洲际弹道导弹训练的事情是在追求同朝鲜核战争的既定事实。 这件事被公开的本质,就是特朗普在对朝鲜“极限施压”的一部分,参考对待伊朗的施压节奏,也是在谈判前凭空捏造筹码的关键。 尽管特朗普不止一次的公开强调愿与朝鲜方面进一步沟通,并缓和半岛局势,但这对朝鲜而言未必是有利的。 一方面,特朗普本人的政治目的大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基于美国的安全承诺,受四年任期限制,保障力也将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与美韩达成协议,意味着要接受某种程度的军控条约,这与目前朝鲜要枕戈待旦的战略调整是截然相反的。 未来,美朝或许会坐在谈判桌上,但朝鲜有了过去几年的经验,未必会让特朗普得偿所愿。眼看韩国6月份就要举行大选,如何处理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就在快速叠加。 鉴于韩国执政党有过拿朝韩问题做竞选筹码的过往,因此在整个五月份的大选筹备期间,朝韩边境以及韩国大选的各种言论都可能引爆局势。 同时,中美博弈似乎陷入僵局,不排除五月份会从地缘政治问题下手,而除南海、台海之外,朝鲜半岛似乎更容易被拿来做文章。 因此,朝鲜此次的动作,既是在为接下来的路子铺路,也是在对外展示自己的强硬姿态。
特朗普对朝极限施压,朝军得到最高指示,半岛稳定等不到韩大选?
世界趣闻博览馆
2025-05-05 10:52:3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