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革命战争年代,偏远山村的一位小伙子,不惜抛弃了怀有身孕的妻子,选择了外出打工。 面对妻子声泪俱下地挽留,小伙子解释说,自己是为了给她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无论如何也要出去。 可44年过去了,有关小伙子的音讯仿佛石沉大海。 直到2005年,他的家人才得知了一切的真相,这位小伙子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小伙名叫谢家庆,出生在河南的农村里,父母砸锅卖铁供他上了学堂,虽然只有短暂的五年时间,但谢家庆学会了读书写字,收获颇丰。 辍学之后的谢家庆,一直留在老家里帮忙干农活,偶尔听说哪里哪里又发生了起义的大事,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股向往之情。 不过这份热情还没被点燃,在父母的介绍下,他与邻村一位姓闫的女孩子早早结了婚。 有了家庭,谢家庆更加努力,踏实干活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还与闫式生下了两个孩子。 可是眼见战火即将烧到了自己的家乡,谢家庆心中那股被遗忘的热心终于被点燃,但他却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前有老婆孩子,后是国家大爱,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谢家庆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参军入伍。可是自己应该怎么让老婆接受呢? 某一天,谢家庆想到了办法,他与妻子说,自己想要外出打工。 闫式自然是不同意的,因为她们家还没有困难到要外出打工的地步。 可是谢家庆狠下心来,坚持了自己的决定,闫式没有办法,也只能支持他。 就这样,谢家庆随后加入了革命队伍,因为刻苦努力,在六年的时间里就当上了一二·九教导团的教官。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1937年,谢家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一次回家,谢家庆久违地与自己的妻子、孩子相见,妻子的沧桑变化以及孩子们的成长都让他觉得心疼极了,可是这一次的他还是没有选择回头,而是郑重地向妻子许诺,自己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可是谢家庆不知道,这一次分别,竟然成为了绝别。 在百团大战中,谢家庆表现突出,率队英勇作战,被提拔为三八六旅十六团的团长。 沉重的担子,激发了谢家庆的血性,他主动冲锋在一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光荣牺牲。 2005年,闫式已经去世了25年,谢家庆的孙女谢丽霞,从亲戚的口中听到了一个消息。 在过去的1965年到1975年的时间里,有过两拨人来过谢家寻找姓谢的烈士。 因为当时的闫式已经搬家,所以他们只留下了一句口信,要他们一定要去山西长治的烈士陵园看看。 谢丽霞虽然到了烈士陵园看看,但因为谢家庆改名的缘故,所以并没有被认出来。 而事情的转机在2015年,期间一直在寻找谢家庆的谢丽霞,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于“谢家庆”的故事,她随即一眼认出,这就是当初外出打工的爷爷。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谢家庆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当初那个时代究竟有多么的不容易,而家国情怀又是何其的重要。
1931年,革命战争年代,偏远山村的一位小伙子,不惜抛弃了怀有身孕的妻子,选择了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5-05 10:13:25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