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喜欢讲人才资源,而依我所见,某群体饱和式攻击小米的打法是另辟蹊径的创新性“蠢材资源”利用法。
现实生活中,人会根据自身家庭情况、认知水平和工作环境不自主地建立起围绕着自己的生态位,所以即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但世界总归是分群状态。
互联网出现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信息回声和不对称造成了信息茧房,一方面共同兴趣和话题的便捷讨论环境又催生了社会再部落化。简单来说,人由于抱团变得越来越极端,在形成小部落之后也越来越容易产生部落冲突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技术型人才四处普及知识和辩经的作用是很小的。一方面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在舆论的部落冲突里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而蠢材的作用性被注意力经济放到了最大。另外一方面知识分子规模实在太小,这都是稀缺资源。
这个时候蠢材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蠢材喜欢搞暴论——符合传播学里“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有限”的特点,极其方便输出。什么龙晶梗和将军梗都是信手拈来。
蠢材数量庞大,跟路边的野狗一样多——你完全不用担心资源枯竭,这种群体还会像滚雪球一样按照指数级自我扩张发展,一个蠢材输出一条暴论,就能吸引到十个蠢材加入。
蠢材方便白嫖,成本低——蠢材的源动力来源于输出阴谋论和暴论之后的自我满足感,因为这会让他们有一种自己想到了别人都想不到的论点的飘飘然的感觉,于是自己就给自己的智力升了咖。你只需要布局相比于蠢材规模而言极其少数的大祭司KOL,定期投放包装好的暴论以吸引蠢材吸食,他们就会高高兴兴地到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