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男子买了一部4800元的手机,用旧手机抵了500元,又付了1500元现金,剩余2800元尾款说过两天再给老板。可男子回家后,发现老板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办了分 期,6期要还4300元,等于这个手机是花6000多买的。男子接受不了,要求店家退货退款,如果不行,就补店家2800元尾款,利息自己不认。可老板却不同意,还说:5个小时的操作时间,你没点头,我能给你办好吗?男子气得报了警,可结果让他傻眼。
杭州某电子城二楼的手机店铺里,22岁的小肖攥着发票的手微微发抖。4月21日那个看似平常的下午,他怎么也没想到,一部二手苹果13 Pro会将他卷入长达半月的维权漩涡。
那天他揣着旧手机和1500元现金走进店铺时,满心都是换新机的雀跃。店主鲁老板热情地推荐着展柜里泛着冷光的手机,4800元的报价让小肖有些犹豫。当他提出用旧机折现500元时,鲁老板爽快地应承下来。可当小肖掏出手机准备转账时,对方却话锋一转:"剩下的2800元,走分期更划算。"
接下来的操作如同被按了快进键。小肖记得自己被引导着完成人脸识别,输入密码,在鲁老板递来的文件上签字。期间他追问过具体流程,却被"走个程序"的搪塞带过。直到三天后收到还款短信,他才惊觉自己背上了4300元的分期债务——总价竟比原价高出1200元。
记者在小肖展示的租物小程序页面上看到,每月723.33元的还款计划已生成两期,订单状态赫然标注着"租赁合同签署"。这意味着小肖实际支付金额将达6800元,足够买下两部全新同款手机。
"他根本没提过'租赁'!"面对镜头,小肖的情绪突然激动。他翻出当天签署的《客户交付设备清单》,第一条就用加粗字体写着:"您正在申请租赁服务"。可小肖坚称这是店主让他"照着抄"的,自己连"租赁"和"分期"的区别都分不清。
鲁老板的店铺监控本该记录下整个交易过程,但当记者提出调取时,对方却以"监控只保留三天"为由拒绝。民警介入调查后,发现4月21日的录像确实已被覆盖。这处漏洞让本就扑朔迷离的真相更加难以理清。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43条,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签字即视为认可合同内容。小肖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理应对签字行为负责。但《民事诉讼法》第64条也规定,主张权利者需承担举证责任。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这场纠纷陷入了罗生门。
事件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有网友曝光该店铺曾用相同手法诱导多名学生,有人算过账:按这个利率计算,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远超法定红线。但也有人认为小肖"没那个经济实力就别买奢侈品手机",22岁该为自己的消费决策负责。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电子城类似"以租代购"的店铺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将租赁合同伪装成分期协议,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术语的认知盲区设下陷阱。某金融从业者透露:"这种模式钻了法律空子,把高利贷包装成设备租赁,监管起来确实有难度。"
小肖的遭遇像一面镜子,照出数字时代消费陷阱的新变种。当分期购物成为年轻人生活常态,那些藏在扫码、刷脸、签字背后的法律风险,正悄然张开血盆大口。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用细看的合同。
二手交易暗藏金融陷阱,年轻消费者沦为待宰羔羊。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在享受消费便利的同时,更要警惕格式合同里的文字游戏。当"以租代购"变身新型高利贷,监管利剑该出鞘了。愿每个冲动消费的瞬间,都能被理性按住付款键
坚如磐石
谁让你跪舔苹果的?活该!
用户10xxx57
死要面子活受罪!
年华
花这么多钱买个破苹果手机真是傻逼。
一生不变
二手的卖4800元。6800就可以买两步全新同款的?这个账是怎么算的啊?那不如买两部全新同款的,再卖出去一部了😓
雪三岁 回复 05-04 17:53
13pro二手顶天3800
用户10xxx77
2000多手机用起来也挺好
愚人节
1500买个手机挺好的,分期?想多了,不还你来追缴呗。
用户10xxx43
老子一个月一万工资从来没有用过超三千的手机,不是苹果不让你买。你头有多大就戴多大的帽子,大了合适吗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黑心商家
用户10xxx98
分期的利息也太高了吧,这难道不违法吗
靓仔
脑残才会花几千买二手手机
晓风微凉
这个容易,跟老板兑子就得了
用户15xxx79
买个二手的来装X,怎么想的?国产的不香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