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本该是人生最灿烂的年纪,可陶兰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输液椅旁。这个悲剧发生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至今让人脊背发凉。 4月15日那个夜晚,陶兰因为腹痛到医院输液。护士换上头孢曲松钠后转身离开,谁能想到,这一走,就错过了救命的黄金时间。没过多久,陶兰突然感觉呼吸急促,整个人难受得不行。她挣扎着起身呼救,空荡荡的输液室里,却没有一个医护人员的身影。 绝望之下,这个年轻女孩只能自己拔掉针头,想靠自己摆脱痛苦。可身体的反应越来越强烈,最后直接昏迷瘫倒在地上。直到几分钟后,一位路过的男子发现异常大声呼救,医护人员才匆匆赶来。但一切都太晚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 家属崩溃地追问:医院为什么没给陶兰做头孢过敏皮试?明明她病历上写着左氧氟沙星过敏史,这么明显的过敏风险,医院难道看不见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输液这么关键的时候,医护人员怎么能全程不在场?这几分钟的疏忽,换来的却是一个家庭永远的伤痛。 面对质疑,医院的回应让人难以信服。院方表示医生和护士要照顾多个患者,不可能专人看护。但照顾多个病人,就能成为忽视高危患者的理由吗?尤其是对于像陶兰这样本就存在过敏风险的病人,多留几分钟观察,或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 这场悲剧撕开了医疗服务的一道口子,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医院每天接诊大量患者,如何才能保证每个病人的安全?面对可能致命的过敏药物,观察流程是不是该更严格?每个生命都只有一次,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也期待医院能真正给家属、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19岁,本该是人生最灿烂的年纪,可陶兰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输液椅旁。这个悲剧发生
依秋说娱
2025-05-04 10:19:07
0
阅读:114
用户43xxx89
确实大意了,左氧氟沙星过敏的很少见,这都过敏说明是过敏体质,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