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户口本,长这样:当时大清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大多都改成了“金”姓,但溥

时说历史 2025-05-04 09:56:50

"溥仪的户口本,长这样:当时大清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大多都改成了“金”姓,但溥仪这个户口上填的却还是爱新觉罗溥仪。"

1950年我国就开始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户籍制度普及的速度比较慢,比如有些人没有明确的住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也有的人因为曾经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在为其建立户口簿时,也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中国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当过两次皇帝,一次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前做清朝的正统皇帝,一次是日本侵略者打进中国以后,在为满洲国担任伪皇帝。

1912年2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不过当时仍然享受优待,后来被西北军军阀冯玉祥的部队赶出皇宫后来到天津。

再后来,经过日本人的运作,逃到中国吉林省的长春市,成了伪满洲国的土皇帝。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仢满洲国土崩瓦解,位于东北的苏联军队在沈阳逮捕了准备逃跑的溥仪,将其押往苏联,1950年7月被送回中国,之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4日被列入特赦名单,从而被释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位普通公民。

根据溥仪的经历,他的出生地是北京市,特赦以后也生活在北京市,因此他的户籍应该位于北京,所以溥仪的户籍落在西城区前井胡同6号。

为什么要落到这个地址?因为当时溥仪没有自己的房子,而这个地址是其五妹韫馨和五妹夫万嘉煕的家庭地址。

在这个地址的附近聚集了一大批溥仪的亲友,比如他的二妹和四妹都住在附近。办理完了户籍手续以后,溥仪非常高兴。

他说:“我已经活了50多岁,但是之前虽然曾经贵为一国的君主,但是行动根本就不自由,不能一个人逛街,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能够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任意串亲访友,坐公共汽车就更不可以了,因为这会影响人身安全,但是现在不同了,我彻底自由了,我和其他人的地位一样平等。”

正是溥仪以前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却并不熟悉北京的道路。

所以有一天他的五妹夫妇俩去上班以后,溥仪无事可做,就拿起扫帚清扫自家门口的卫生,结果扫着扫着就远离了家门,想回家时不认路了,幸亏有邻居帮忙,然后再回家。

又过了一段时间,溥仪搬到了新的住址,也就是苏州胡同南口附近的崇内旅馆。

在这里住着很多也被特赦的国民党战犯,例如王耀武和杜聿明等人,早在被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溥仪就和这些人认识了,所以没事的时候经常一起聊天。

这些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分开了,他们都被安排了正式的工作,溥仪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工作,专门研究热带植物。

在这里工作还有生活补助,那么这个时候其他人应该怎么称呼他呢?

是称他为溥仪还是称他为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是溥仪的姓,在旧社会,满族贵族大多数人都姓爱新觉罗。

在清朝时期满族共分8个旗,分别为正红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镶红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

满族的姓氏与汉族姓氏不同,汉姓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满族的姓氏常常有好几个字,例如最著名的八大姓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

在清朝的时候多数满族人都使用满姓,也有个别人改为汉姓,例如金、白等等。八大姓后来相应改成了佟、关、马、索、赫、富、那、郎八姓。例如逃到辽宁省庄河市的鳌拜后人就改成了金姓。

新中国建立以后,很多姓爱新觉罗的人也改姓为金,不过溥仪的户口本并没有改姓氏,溥仪的姓氏仍然是爱新觉罗。

至于原因,没有明确的史料进行记载,大概是遵从溥仪的自己意愿,因为当时中国对这些战犯实行了特殊的政策,就是安排工作也参考了本人的意见。

溥仪本人也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他表示:“和人民一起劳动我心情非常愉悦,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同事们对他也没有另眼看待,溥仪经常用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劳动情形。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