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实真的没那么在乎去哪儿玩。

畅畅谈育儿 2025-05-03 15:37:55
以往每逢假期,我总会陷入纠结,总觉得非得安排一场热热闹闹、丰富多彩的出行,才算是尽到了家长的责任,才对得起孩子。 . 可孩子的反应却常常不如我预期的那般满足。精心策划的行程,似乎并没有给孩子带来我所期待的那种纯粹的快乐。 . 今年,我实在不想再绞尽脑汁去安排复杂的行程了,干脆 “摆烂”,带着孩子一同回老家。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看似随性的决定,竟让大人小孩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 我们陪着孩子一起爬山,在攀登的过程中感受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宁静;一起去钓鱼,当鱼上钩的那一刻,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自豪的光芒;一起拜访住在山上的亲戚,一上午的时间,孩子与亲戚家的狗尽情嬉戏打闹,那清脆的笑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整个山林都被这快乐感染。我们还一起去河里摸螺,每当摸到螺,孩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欢呼雀跃,纯真的喜悦溢于言表。 . 看着孩子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恍然大悟:孩子其实并不那么在意具体去哪儿玩。比起追寻刺激和新鲜感,他们更渴望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乐趣,去感受生活本真的美好。 . 曾经,一到周末,我们热衷于带孩子去各大商场游玩。. 商场里,色彩斑斓的活动、动感十足的音乐、新奇好玩的玩具,如同密集的信号,不断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促使他们的大脑大量分泌多巴胺。在这种愉悦感的强烈冲击下,孩子确实玩得不亦乐乎。 . 然而,多巴胺带来的快乐终究是昙花一现。一旦离开这个充满刺激的环境,多巴胺的分泌量便会迅速下降,孩子的情绪也随之陷入低谷。所以每次回到家,孩子总会莫名地情绪低落,开始频繁抱怨家里太无聊,仿佛之前的欢乐从未存在过。 . 后来有一次,一家人都感冒了,便没再去商场,而是选择宅在家中。 我们一起做饭,在阳台种下新买的西瓜苗。儿子专心地用他的小厨房成功做出了第一道菜,那一刻,他的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成就感与责任感。他主动给爸爸种的西瓜苗浇水,饭后还主动提出帮忙洗碗。 那一天,他的情绪格外稳定,面对即将结束的假期,没有丝毫失落,取而代之的是对新一周的满心憧憬。 .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的刺激与快乐,本质上是多巴胺驱动的短暂狂欢,在给予孩子片刻欢愉的同时,也可能在欢愉过后留下空虚与寂寞。 . 而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却能激发内啡肽的分泌,为孩子带来持久而深沉的快乐。

0 阅读:18
畅畅谈育儿

畅畅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