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法院判的!”男子出国12年,父亲去世都没回家,母亲去世后,男子将亲妹妹告上法庭,竟然要分走父母一半的遗产!而法院的判决,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就因为老人没有立遗嘱,他就是要算计我.....”梁女士(化名)听着判决整个人都无比崩溃....
2005年,梁先生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举家搬迁到了国外,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令人遗憾的是,2006年,一个意料之外的噩耗突然传来——梁先生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那时他未能赶回国,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电话里,母亲的哭声让他心如刀割,而他却只能隔着万里的距离,站在异乡寒冷的夜色中,默默流泪。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所有的压力几乎都压在了妹妹梁女士的肩上。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已经病弱的父亲,她毅然搬到了老家,与母亲同住。
从那以后,梁女士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每天起早贪黑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跑医院、买药、处理琐碎的家务事,她几乎没有过上一天轻松的日子。
2017年,梁先生决定携家人回国定居。
他考虑到孩子未来在国内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觉得回国是更合适的选择。
为了支持儿子的决定,母亲将当年单位分配的那套老公房直接过户登记在了梁先生名下,名义上是方便一家人安稳落脚。
与此同时,母亲还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47万元存款交由女儿梁女士代为保管,并嘱托她妥善安排使用。
这一安排看似是在两个孩子之间保持平衡,一边给了房子,一边托付了现金,但实际上,却为未来的家庭矛盾埋下了隐患。
在母亲仍健在的日子里,梁先生从未明确表示对财产分配的异议。
他对妹妹代为保管积蓄也始终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看起来是顺其自然、毫无异心。
可事实上,或许他早已心中有数,只是选择装作不知,不去触碰这个敏感话题。
他可能担心一旦提出异议或建议立下正式遗嘱,母亲和妹妹反而会防备起来,从而影响他心中那笔“未来可期”的账。
母亲去世后,梁先生的态度却发生了剧烈转变。
他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很快便以继承权为由,将亲妹妹梁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依法分割母亲名下的47万元存款。
他甚至提出,自己对妹妹多年来一直居住的老房子也拥有继承权——尽管那房屋早在父亲去世前就已由妹妹照料多年,并一直由她独自承担维修与管理,产权则登记在已故父亲名下。
梁先生声称,由于父母生前未立下遗嘱,根据《继承法》规定,他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之一,有权依法平分父母留下的遗产,无论这些财产在母亲生前是如何“口头安排”的。
而梁女士则深感痛心。她始终认为,母亲生前的行为已经表达出明确的意愿:将那笔积蓄交由她保管,并默认她继续居住在父亲留下的房屋中,就是一种非正式的“遗产安排”。
她坚持,母亲对她多年的付出心知肚明,因此有意在分配上向她倾斜。
在缺乏书面遗嘱或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她的主张最终变得苍白无力,难以获得法律上的支持。
法院最后裁定,梁女士继承遗产的55%,梁先生继承45%。简单来说,梁女士辛辛苦苦照顾老人12年,最终分得了24万元存款以及房产的大部分份额;
而梁先生基本上没有尽到赡养的责任,却得到了23万元存款和一套房屋。
这个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
网友也表示最公平的方式,47万,先把女儿照顾12年的费用付了,一个月5k,一年6万,12年72万。再来分47万。多退少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