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算是豁出去了,横竖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赌上国运。他们估计要趁着国际局势大乱,摆脱美国的控制,挣脱那根绑了七十多年的绳子。这机会可不是天天有,错过了,可能得再等几十年。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控制下,军事和外交自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美日安保条约》使美国在日本驻军,冲绳的美军基地占据全岛18%的土地,当地居民对美军行为的不满持续发酵。 七十多年来,这种受制于人的状态在日本国民心中积聚了屈辱感。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动荡为日本提供了突破的机会。 俄乌冲突牵制欧洲,中美在台海和南海的博弈加剧,美国因国内经济问题分身乏术,日本看到了摆脱控制的窗口期。 2025年,日本将防卫预算提升至8.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4%,用于研发高超声速导弹、部署侦察卫星和组建太空作战部队。 这一预算占GDP的2%,远超以往,显示日本的决心。防卫省计划在2026年发射首颗军用卫星,并加速新型导弹的测试。 石破茂推动这些改革,旨在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拥有自主的军事力量。他还提出将自卫队写入宪法第九条,引发国内热议。 日本的动作不仅限于国内。2024年,日本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三国军队互访和联合演习。 日本海上自卫队参与菲律宾海域的联合演习,与美军航母并肩行动,表面上是合作,实则是试探美国的底线。 石破茂在国际场合提出加入北约的设想,试图提升日本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地位。这些举措表明,日本在小心翼翼地剪断美国的控制之绳。 国内因素也推动了这一政策。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右翼团体呼吁恢复日本的国际地位。经济困境加剧了社会不满,日元贬值导致物价上涨,政府通过扩军转移矛盾。 然而,美国并未放松警惕,驻日美军的B-1B轰炸机和F-35战机频繁活动,提醒日本勿逾越《美日安保条约》的框架。 美国还通过关税施压,2024年对日本汽车加征25%的关税,重创丰田和本田。 日本的军事扩张引发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中国外交部批评日本“威胁地区稳定”,并增加东海和南海的海军巡逻。 韩国在济州岛部署更多军舰,外交部要求日本“正视历史”。俄罗斯在千岛群岛增派战机,朝鲜则威胁以“毁灭性打击”回应。国际社会的紧张气氛使日本的处境更加复杂。 国内反对声音同样强烈。2025年春,东京爆发大规模抗议,3万多市民聚集在国会前,反对军费增长和“军国主义复辟”。 反对党在议会质询石破茂,指责政府用国债填补军费缺口,削减教育和医疗预算。经济学家警告,高军费和美国关税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股市持续下跌,民众生活压力加大。 石破茂试图通过外交缓解危机,派遣外相访问伦敦和堪培拉,商讨联合军演计划,同时与美国协商驻军费用。 他下令自卫队在东海举行实弹演习,展示军事姿态。然而,美国通过提高驻军费用和贸易限制施压,提醒日本勿挑战同盟框架。 2024年,美国对日本电子产品加征关税,进一步挤压日本经济。 日本的战略充满风险。如果美国继续松绑,日本可能成为军事大国;但若美国翻脸,或中国、韩国强硬反制,日本可能面临外交孤立和经济崩溃。 石破茂的决策将决定日本的未来。如果成功,日本或将摆脱七十多年的束缚,成为东亚一极;若失败,则可能重蹈二战后的覆辙,甚至付出更惨重代价。 这一豪赌不仅关乎日本,也将影响整个东亚的战略格局。
日本不想打也得打,美司令明确发话:介入台海,日本必须派兵上阵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