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江西出土的一具女尸,当褪下她的衣服时,发现女尸的下体有一团肉块,还

卖蠢 2025-05-01 14:12:00

1988年,在江西出土的一具女尸,当褪下她的衣服时,发现女尸的下体有一团肉块,还绑着三条素罗带子。 1988年9月,江西德安县义峰羽绒厂的工人本来是挖水塔基坑,结果铲子下去,碰上了硬家伙——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墓。墓埋得挺深,黄土盖得严实,砖缝紧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压根没被盗过。县博物馆的人听说后赶紧跑来,组织了抢救性发掘。墓室是个长方形,里面放着个木棺,棺盖上雕着花纹,看着就不像是普通人用的。棺材打开后,一股褐色的液体流出来,味道冲得人头晕。女尸就这么仰面躺着,身子瘦小,大概1.5米高,皮肤灰黑,肌肉还有点弹性,指关节轻轻一掰还能动。脸上的五官挺清楚,眉毛睫毛都还在,发髻盘得高高的,插着木梳和金钗,像睡着了似的。 墓里有个墓志铭,写得明明白白,这女的是南宋时候一个叫吴畴的官的媳妇,叫周氏。吴畴当过新太平州通判,家里有钱有势,周氏她爹周应合也做过宁国府通判,算得上是个官宦人家。墓志上还夸她跟吴畴感情好,夫妻和睦,在当时挺被人看重的。可再怎么说,她也就是个封建社会里的女人,日子过得再好,也逃不出礼教那套框框。家里再有钱,她也只能待在屋里,活动范围小得可怜,日子过得憋屈。 棺材里随葬品不少,整整408件,有青铜器、瓷器、还有丝织品,看着就值钱。青铜镜子上刻的花纹细得很,瓷碗釉色看着舒服,丝织品花样也讲究,工艺不是一般的高。这些东西不光是给周氏陪葬用的,还能看出南宋时候有钱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专家研究这些玩意儿,等于拿到了第一手资料,能搞清楚当时的服饰、手艺啥样,也能知道那时候有钱人爱讲究啥。 不过,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是她下体那团肉块和三条素罗带子。专家把她衣服掀开一看,下边黏着个暗红色的肉块,旁边还缠着三条带子。那带子看着像是用过的,边上都发黄了,材质是绸缎的,挺精致。研究下来,这玩意儿是“月事带”,南宋时候女人来月经用的。那会儿没卫生巾,上层女人就拿绸布做带子,里面塞点草木灰或者棉絮,吸血还挡味儿。周氏这带子做得挺讲究,说明她家条件不差。可那团肉块就邪乎了,黏在身上,可能是她死前受过啥大伤,比如生孩子时候出的事儿。 研究她的人用了X光和CT一顿扫,发现她骨盆有点变形,肌肉和皮肤的状态也挺特别。专家猜她可能是难产死的,大出血没救回来。那时候医疗条件差,生孩子对女人来说就是过鬼门关,周氏估计没扛过去。那肉块和带子为啥还留着?可能是家里人觉得这是她最后一点体面,死后得留着,不能随便扔。这事儿听着怪,但也挺真实,反映了那时候女人的日子不好过。月经这事在当时是见不得人的,女人得偷偷摸摸处理,连死了都得遮着盖着。 周氏这人吧,说白了就是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地位再高,家里再有钱,她还是被礼教绑得死死的。月事带这东西,既是她生活里少不了的,也是她被压着的一个证据。那时候的女人,不管多有身份,生老病死都得听天由命。难产这事儿,在当时太常见了,死了也没人觉得稀奇。可她这尸体保存得这么好,连带子都留下来了,反倒让咱们这些后人看明白了点啥。 这墓挖出来不光是看了个稀奇,对研究南宋那会儿的事儿帮助可大了。丧葬习惯、衣服样式、社会规矩啥的,都能从她身上挖出点东西来。她那408件随葬品,件件都是宝贝,给研究历史的、研究手艺的、研究人怎么活的,提供了不少料。尤其是她那月事带和肉块,直接把南宋女人的日子摆到眼前,让人没法不感慨。那时候的女人,真挺不容易,活着受罪,死了还得带着这些东西走。 这发现还不只是周氏一个人的事儿。南宋那会儿,整个社会都讲究个礼法,女人地位低得不行。周氏这墓算是给咱们开了个窗,能看看那时候的人怎么活,怎么死。她那肉块和带子,虽然听着不舒服,但却是实打实的证据,证明女人在封建社会里有多苦。专家们研究这些东西,不光是想知道她咋死的,还想搞明白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想的,社会是怎么运转的。这墓的价值,不光在东西贵,更在它能让咱们跟过去搭上话。 再说说影响吧,这女尸一出土,考古界都炸了锅。国内外的专家都跑来看,报纸上也登了不少消息。她的墓不光是江西的宝贝,也是研究南宋历史的一个大突破。那时候的丧葬习惯、女人地位、生活细节,全都能从她身上找到点影子。后来博物馆把她和随葬品展出来,来参观的人老多了,大家伙儿都想知道这女的到底是谁,咋回事儿。这事儿不光是学术圈的热闹,也让普通人开始琢磨历史,琢磨过去的人是怎么过的。

0 阅读:1752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75

用户14xxx75

6
2025-05-01 14:51

南宋的肉块儿都让你特么看到了,你特么还不赶紧吃了?

猜你喜欢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