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做生意亏损如何分担债务? 兄弟合伙开店时称兄道弟,亏钱时互相甩锅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再好的兄弟,共富贵容易,同患难不见得就能行。一旦公司发生亏损,有人卖房还债有人跑路,撕破脸的程度比电视剧还狗血。 遇到这样困境,到底该如何合法的降低损失呢? 2022年杭州王某和好兄弟李某、张某一起合伙开了一家餐厅,口头约定赚钱三人平分。 为了成立餐饮店,王某出资80万,李某以技术入股,张某出资20万并负责运营。餐厅开起来以后,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经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没多久,大家钱没赚到,反而欠了一屁股债,其中拖欠食材款58万,拖欠房租36万,还网贷40万给大家发工资。 2023年倒闭后,房东起诉三人。王某称“我只出钱不管事”,李某说“我就是个打工的”,张某直接玩起了失踪。 法院最终判决:王某承担70%债务,赔偿93.8万,张某承担20%债务,赔偿26.8万,李某承担10%的债务,赔偿13.4万。 《民法典》第973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另有约定除外。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合伙开公司,白纸黑字的协议远比口头承诺重要,只有书面协议约定责任承担方式,才能真正避免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出资比例并不等于担责比例,李某以技术入股,虽然没掏钱,但不代表他没有责任,关键还要看实际参与经营程度。 对于公司债务,如果是经营性债务,例如进货、租房等,那就全体出资人连带;如果是个人债务,比如如合伙人私自借款,一般是谁借谁还。 案例中,因为,没有签书面协议导致被认定为“共同经营”,三个人注定都跑不了,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王某虽出资最多但不管事,法院给王某减责10%,张某实际控制资金,导致他加责20%,李某开发菜品,带来客流,可以抵充部分责任,法院的判决依据正是依据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公司分三类,每类的责任承担都不一样。 首先是普通合伙,这种情况下,出资人的连带责任没有上限,属于无限责任形式。 其次是有限合伙,一般是投资人加运营者组合,公司以出资额为限担责。 最多的是公司制,主要是一些重资产项目,股东原则上不承担个人责任,公司作为法人,以公司资产承担有限的责任。 总之,合伙的本质是“分责”而非“分钱”。签协议时重点盯着这两条写:亏损怎么算、散伙怎么分。如果只想着怎么分钱,那一旦遭遇运营风险,注定是互相逃避。 只有按照法律规定,把责任划分清楚,协议中写的明明白白,那才能考虑赚钱。生意场上,先小人才能真君子。
合伙做生意亏损如何分担债务? 兄弟合伙开店时称兄道弟,亏钱时互相甩锅的情况实
运良说是非
2025-04-30 16:59: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