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皇是基督教世界的宗教领袖,而基督教是全球最大的宗教,在世界范围内拥有13亿信徒,因此罗马教皇的讲话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就在最近,第266代罗马教皇方济各于2025年4月21日在梵蒂冈去世,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去世之前,方济各教皇当着美国副总统万斯的面,多次提及中国,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那么,作为西方世界的精神领袖,方济各教皇在遗言中,是怎么谈中国的?
根据目前的讯息,方济各教皇在去世之前,他至少两次谈及中国。比如说,在4月20日的复活节祝福中,他以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表示,“不要害怕中国崛起,这是天主的承诺”,他指出,“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种承载千年智慧的文化”。在这段表述中,方济各显然是向全球十数亿信众表示,中国的崛起并非是“文明的威胁”,而是“文明的成就”,应该以理性、包容的态度来面对中国的崛起。 此外,方济各去世前还曾接见美国副总统万斯,他对后者表示,“畏惧源于无知,中国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成就。如果14亿人过上好日子是威胁,上帝为何创造他们?”在这段话中,方济各一方面委婉批评了万斯等美国政客,认为他们对于中国的畏惧“源于无知”,并没有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方济各认为,14亿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符合上帝的教义,中国的发展权理应受到尊重。
大家知道,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与咱们东方文明可谓“格格不入”;基督教也曾在历史上沦为西方对外侵略的工具,比如“十字军东征”,比如“西方殖民运动”,甚至一度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阻碍,比如漫长的“中世纪”。为什么作为西方文明的“精神领袖”,方济各教皇要苦劝西方世界“接受中国崛起”,希望西方世界的老大美国,承认中国的“发展权”?这难道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吗? 首先,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但也有不少的基督徒,出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方济各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利益。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25年,我国基督教信徒约为230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8%-2.2%。而据国际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的报告,中国的基督徒数量约为2800万人,但“近十年增长停滞”。很显然,方济各作为罗马教皇,必然将“传教”作为天职,他当然希望中国的“信徒”数量再上层楼。 其次,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而中美之间的博弈,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命运,甚至威胁到了整个世界的安全,其中当然也包括“基督教世界”。基本可以肯定,如果中国还是40年前的中国,那么在方济各的遗言中,不会出现关于中国的内容,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已经是准超级大国,作为西方宗教领袖,方济各当然不愿意中美博弈演变成为威胁到全球存亡的世界大战。
最后,不得不说基督教作为一种文明形式,它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说,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终结了基督教对政治的绝对支配;1789年的《人权宣言》彻底否定了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合法性;2010年教皇本笃十六世为殖民时期的暴行正式道歉。加上中世纪之后理性主义觉醒,科学认知不断提升,包括基督教在内,各国宗教开始回归“抚慰人心”,寻求真善与和平的目的,早已不复当年的“野蛮”。 凡此种种,都让方济各教皇在弥留之际,不得不多次提及中国,希望东西方世界“共存共荣”,希望美国能够尊重中国的“发展权”,认为14亿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符合上帝的旨意。不得不说,虽然信仰不同,但在这里,咱们的确看到了包容,方济各的确体现了作为一代宗教家,作为西方教宗的“胸怀”。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西方早就“政教分离”了,方济各对于万斯的“规劝”,是无法阻止美国继续“遏华”的。 与此同时,咱们也并不认为,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不断取得发展与进步,需要得到“上帝的同意”,因为中国目前的地位与成就,来自于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与上帝没有关系。然而,咱们也充分尊重方济各教皇的信仰,并为他能够理性、宽容地看待中国的崛起而感到“欣慰”,希望他在天堂能够安宁,也祈祷世界能够和平,人类文明的火种,可以在渺茫无尽的宇宙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