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敢扶”的人理直气壮:不是没有人性,是怕说不清楚!4月26日,浙江金华,一

奇希谈趣 2025-04-29 14:57:53

这次“不敢扶”的人理直气壮:不是没有人性,是怕说不清楚!4月26日,浙江金华,一女子骑电动车摔倒腿被卡,呼救没人扶,当街大喊:“现在的人怎么没有人性啦?”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人性究竟值多少钱?在浙江金华的街头,这个问题有了精准报价:19.8天的时间成本,外加7.3%的工作损失。   为啥这么说,我们来看看。   那是4月26日上午,金华街头上演了一幕现代版“路人甲乙丙”图鉴,当时一位女子骑电动车侧翻在地,左腿被死死压住,周围瞬间形成了一个标准的“多人围观圈”。   有趣的是,第一个上前的路人不是去扶人,而是掏出手机开启了录像模式。   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见义勇为”的标配动作之一:先录像,再决定要不要帮忙。   然而当事女子可能不懂这些“潜规则”,她躺在地上急得直喊:“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没人性啦!”   这句话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围观群众纷纷后退,5秒内就走散了3个人,2个人躲到了行道树后面。   而有围观者后来坦言,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扶,听她这么一喊,我立马就怕了。   确实,在“扶人被讹”案例频发的当下,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就数据显示而言,2020-2023年间,但凡涉及扶人纠纷,助人者平均要耗费将近20天时间配合调查,超过7%的人因此损失了工作机会,而这还不算取证过程中的奔波劳累和精神压力。   所幸浙江这个女生的故事没有就此结束,那时一位外卖小哥骑车经过,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但有意思的是,这位“见义勇为”的骑手在扶完人后,足足花了37分钟反复查看手机,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而网友们的评论也很有意思,有人说:“不是我们不够善良,是被讹的成本太高。”   还有人调侃:“现在扶人之前得先想想家里住几楼,要不要还房贷。”   其实扶还是不扶,这道选择题困扰了中国人太久,从南京彭宇案的“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到如今金华街头的这一幕,十几年过去,人们的顾虑不减反增。   不过,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为这个社会难题寻找解药,杭州搞了个“暖心联盟”,83家企业联手为好心人“兜底”,员工遇到扶人纠纷,企业全程提供法律援助和工资补偿。   这招真是为“助人为乐”加了道保险。   苏州更是玩出了新花样,政府搞了个“即时见证系统”,只要打开手机APP,救助过程自动云端存证,12分钟就能搞定,这下好心人不用再拿着手机猫着腰录视频了。   最有意思的是郑州的实验,搞了个区块链技术的“善意凭证”,救助者扫个码,时间地点、生物特征全都能记录在案,篡改不了,这项技术一上线,半年内扶人纠纷直接少了79%。   还有深圳更来了个狠招:敢诬陷救助者?直接治安拘留加征信黑名单。   这招一出,讹诈投诉立马少了37%。看来“老赖”们也怕征信出问题。   而回到金华这个案例,最后有个暖心的结局就是最好的了,而当事女子的家属专门通过媒体寻找那位外卖小哥表示感谢,不过据说这位小哥接受采访时说了句实在话:下次遇到这种事,我还是会去扶,但肯定得先打开手机录像。   这话听着有点心酸,却道出了现实,在法律和制度跟上之前,每个好心人都不得不给自己加道“程序防护”。   或许我们真该反思,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不是我们变得不够善良,而是善良的成本太高。   期待有朝一日,扶起一个摔倒的人,不用再担心“扶完人,掏空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信息来源:网易)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奇希谈趣

奇希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