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普京通过特使向美国传递无先决条件谈判的信号,被解读为俄方释放的柔性姿态,然而短短两天后,俄外长拉夫罗夫却在巴西媒体访谈中划出红线——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入俄主权,否则免谈。 乌克兰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泽连斯基虽表示愿实现全面停火,但坚持要求俄军撤出全部领土,包括2014年被吞并的克里米亚。 这场博弈背后,是国际社会对战争疲劳与道义原则的艰难平衡。联合国决议多次强调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但现实政治中,强权与弱国的角力从未停歇。 历史告诉我们,以领土换和平的妥协往往埋下更大隐患,正如二战前的《慕尼黑协定》。真正的和平不应建立在一方屈辱的让步上,而需基于相互尊重与公平对话。 信源:俄宣布“胜利日”停火72小时,希望基辅效仿,外媒猜测动机 京报网2025-04-29
4月26日,普京通过特使向美国传递无先决条件谈判的信号,被解读为俄方释放的柔性姿
醉卧风云梦间
2025-04-29 14:24: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