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年,包拯去世,出殡当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原来,他临终时悄悄告诉女婿文效
小说红楼
2025-04-29 11:35:49
1062年,包拯去世,出殡当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原来,他临终时悄悄告诉女婿文效:“我走后,你要准备21口棺材,并从7个城门一起抬出去,”这个谜团困扰了大家900多年,直到包公墓被发掘,真相才最终被揭开。
包拯就是我们心中的“包青天”,相传,他曾经在1年的时间里就弹劾了180多个官员,被他惩办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了。不管是谁,就算是宋仁宗,只要被他发现做错了,他的口水都能喷到宋仁宗的脸上。
包拯刚正不阿,什么都不怕都要主持正义的性格,自然就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在朝中时,他身为枢密院副使,这个官职在宋朝等于从二品,位同副宰相。
本身他的官职就高,再加上宋仁宗的庇护。
包拯的身高比较矮小,大概就是1米6的样子,看不惯他的官员们就利用身高优势挤兑他,故意将他绊倒好让他在皇上面前丢脸。宋仁宗就给他做了一顶巨长的帽子,只要谁碰到他的帽子就杀了谁。
所以在包拯做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敢收拾他,可是包拯到了60多岁他的年纪大了就想要回家养老,公元1062年,64岁的包拯病逝。想要找他报仇的人就准备对他的棺椁动手脚,可是包拯在临终前早早就想好了对应之法。
包拯早就交代了他的女婿,等到出殡那日,就来一个“障眼法”,准备21口棺材,分别从七个城门出去,如此一来,这么多口棺材,很难找到埋藏在哪一处了。而且每一处的墓地,自发都会有老百姓替包拯守着。此后900年都没有人找到。
在古代想要隐藏自己的墓穴不被找到,还真的会有不少的办法。
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采取的办法就和包拯的方法很相似,他就是让13座城门同时出殡,传说,这些棺椁里除了朱元璋的身体之外,其他的就是为他殉葬的嫔妃的身体,因为棺椁被分散到钟山的各个地方,所以真正的地宫也就难找了。
据说,曹操对于自己死后的坟墓的安排也是很有一套。据说,他就就曾经在军中设置过“专司盗墓”的官职,所以他也担心自己死后被盗墓,因此,他就临死前就给自己先设置了72座疑冢,让人根本就无法知晓,到底哪座才是他真的坟墓。
诸葛亮也给自己死后的陵墓有计划,而且他的计划还相当完美。诸葛亮和主子刘禅的关系很好,他就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他。诸葛亮对刘禅说:“找四个人抬着他的棺椁一直往南走,只要等到杠段绳烂了,就把他就地掩埋了就行了。”给诸葛亮抬棺的四个人,走了一天一夜体力都透支了,当时绳子还没断、抬棺的杠杆也没有断,他们累了就自己将诸葛亮的棺椁下葬了。等到他们四个人回来时,刘禅听说他们没有奉命行事,就把他们四个人处死了,也就无人知道下葬地了。
关于诸葛亮的棺椁下葬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诸葛亮临死之前,让人将他送去下葬,他嘱咐在家做饭的人下毒将送葬的人毒死,可是送葬的人也提前得到嘱咐,回家之后就煮饭的打死,所以但凡知道诸葛亮下葬的人,全部都被死了。
成吉思汗下葬时,他的棺椁也不会有人知道。据说,他让护送他棺椁的人但凡在护送的路上看到人就杀掉,所以等到棺椁下葬时就已经死了将近2000人了。等到葬礼完成后,就让上万匹马踏平现场。帮他完成这一个过程的士兵,都会被另外一批士兵给杀掉,但是第二批士兵又会被第三批士兵给杀掉,反正知道消息的人一个人都跑不掉。
袁世凯在给他母亲下葬时,他也采取了一个“虚掩法”。他因为知道母亲一辈子作为侧室过得苦,甚至他跪求族长二哥让母亲入主墓,但是他二哥坚持以他母亲是妾为理由不准。袁世凯生气了就发誓和袁家断了关系。袁世凯给她母亲选了一个风水宝地,她风光大葬。为了避免盗墓贼惦记,袁世凯就先演了一出戏,先找一个朋友告诉大家他母亲的墓被盗了,他又当着众人将朋友当做盗墓贼给杀了。朋友的家人后来盗墓却找到下葬的地方也没发现,只发现一个“空棺”,这是袁世凯设计的“计中计”,他母亲真正的墓穴就在这个“空棺”的几米之下。
古人视死如生,所以才会对自己死后的事情想得如此妥帖。不过,包拯的墓穴还是在1973年无意中被人发现了。
都是合肥第二钢铁厂要建造一个石灰窑洞,谁知道就意外发下了一座古墓,谁知就是包拯的墓穴,不过,这是合葬墓,在金丝棺材里放着包拯和他的妻子董氏。
经过在墓穴里发现的墓志铭和其他一些相关的陪葬品,确定了包拯和他妻子的墓穴。
但是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他为何会有金丝楠木的棺材下葬呢?而且在金丝楠木棺椁的左右两侧还被暴力倒入4枚铁环。
其实,包拯真的一生都很清廉,他倒端州上任三年,他是连一块砚台都没有带走过,这可在当时流传为美谈。
金丝楠木的棺椁并不是他下葬时的棺椁,而是经过后人重新掩埋的,因为北宋末年金兵拿下,因为对方疯狂地的掠夺。包拯的墓穴早就被破坏了,后人将他的尸骸抢救回来和妻子安葬在一起。
他棺椁上的四枚铁环,也不是什么镇魂钉,而是方便抬运棺椁的扶手罢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