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核武器的9个国家中,最穷的巴基斯坦, 是如何获得核武器的? 1974年5月18日,印度在拉贾斯坦沙漠引爆"微笑佛陀"核装置的消息传来时,巴基斯坦全国铀矿储量连10公斤都不到。 时任总理布托在议会摔碎茶杯的瞬间,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用算盘计算铀浓缩参数。这个被三次印巴战争打得遍体鳞伤的国家,终于意识到:没有核武器,就没有生存权。 转机出现在1975年寒冬。一个叫阿卜杜勒·卡迪尔·汗的巴基斯坦裔工程师,带着12箱离心机技术图纸和58名技术员回到卡拉奇。这位曾在荷兰核工厂工作16年的科学家,在卡胡塔铀矿旁的临时实验室里,将德国产的食品加工真空泵改造成铀浓缩设备。 为躲避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卫星监测,他们把离心机组装在地下300米的盐矿里,每天开工前都要背诵三遍《古兰经》才能进入操作间。 冷战的阴云给了巴基斯坦喘息之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为拉拢巴基斯坦对抗苏联,对其核计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86年,中情局甚至默许巴基斯坦从德国采购6000根内壁镀黄金的特种钢管,这些能承受每分钟3万转高速运转的精密部件,成为核计划的关键支撑。 中国则通过1983年签署的《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帮助巴基斯坦建设恰希玛核电站,西方卫星发现该电站与中国某军用反应堆设计相似度高达97%。 1998年5月的核爆堪称生死时速。当印度在博克兰试验场进行第五次核爆时,巴基斯坦的铀浓缩度终于突破90%。科学家们在沙漠里挖了六个直径不足两米、深度达150米的竖井, 5月28日凌晨,拉斯岛山深处传来4万吨TNT当量的爆炸声,是印度"微笑佛陀"的三倍多。这六声巨响不仅宣告了核威慑平衡的形成,也让巴基斯坦成为全球第七个核国家。 但核武器的阴影下藏着更多隐痛。为维持核设施运转,巴基斯坦不得不将小麦出口收入的40%投入核研发。在旁遮普省的农田里,收割机旁竖着警示牌:"此处地下500米有核原料仓库"。 更危险的是,2004年卡迪尔·汗承认曾向伊朗、利比亚贩卖核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德黑兰发现了与巴基斯坦同款的离心机图纸。这种"核扩散"的代价,让巴基斯坦始终游走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灰色地带。 这个连电灯都点不起的国家,用小麦和铀矿铺就了一条核武之路。它既是生存智慧的体现,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缩影。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伊姆兰·汗总理呼吁和平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曾被印度肢解的国家,如今掌握着改变世界格局的战略威慑。 核武器虽没能改变其贫困与产业失衡的困境,但其带来的制衡的安全感,就是大国博弈下小国核武化的缩影。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万万没想到,巴基斯坦终于醒了!当英国主持人追问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你承认巴基斯坦长
【49评论】【121点赞】
无为
吃水莫忘挖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