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7岁一辈子没看过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支个电视行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9 10:51:02

2008年,97岁一辈子没看过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要花多少钱?"意思是如果贵的话,就担心儿子不够钱买。 2008年北京城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九十七岁的钱学森老先生有天突然跟儿子念叨起想买电视机,这事儿搁在普通老人身上再正常不过,可发生在钱老身上就透着不寻常。 这位一辈子没看过电视的老科学家,把大半生都献给了国家的导弹事业,临到晚年却为了了解国家大事动起了买电视的念头。 要说钱老这人对新鲜事物向来不上心,可对国家大事那真是操不完的心,平日里就靠报纸收音机了解外界,年纪越大耳朵越背,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 跟家里人说话都得凑到耳朵边上喊,特别是听老伴说话总打岔,倒是儿子钱永刚说话能听清个七七八八。 报纸上的字也越看越模糊,得拿放大镜贴着纸面才能瞅清楚,眼瞅着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少,老爷子心里急啊。 那天钱永刚照常来陪老爷子说话,老头儿憋了半天终于开口:"咱们家支个电视行不行?这物件儿得花多少钱?要是太贵就算啦。" 这话说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给儿子添负担,其实老爷子哪知道,这会儿电视机早不是啥稀罕物了,可他脑子里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物价概念。 钱永刚听着这话鼻子直发酸,老爷子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住着单位分的普通家属楼,身上常年穿着带补丁的中山装,连组织上要给盖四合院都摆手不要,说科技人员就该过老百姓的日子。 要说钱老这节俭劲儿,那可是出了名的,当年国家给发的奖金,转手就买了国债支援建设。在美国那会儿年薪两万美元,搁现在都是大数目,可人家回国后照样粗茶淡饭。 家里最值钱的就数那几架子书,别的摆设还没普通工薪家庭讲究。老爷子这辈子最看不得浪费,吃穿用度能省则省,唯独在买书订报上舍得花钱。 电视机买回来那天,老爷子围着这铁盒子转了好几圈,钱永刚手把手教他怎么用遥控器,老爷子学得可认真,嘴里还念叨着:"这东西好,有画面有声音,比报纸来得快。" 自打有了电视,老爷子每天雷打不动要看新闻联播,碰上体育比赛中国队赢了,笑得脸上褶子都挤成一朵花。 不过电视剧他可不爱看,总说那些编出来的故事没意思,不如看纪录片实在。 要说钱老这脾气也够倔的,早年间在美国搞科研,那帮同事谁要是下班看电视,他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回国后带着团队搞两弹一星,更是把全部心思扑在工作上,就连教育孩子都讲究身教重于言传,从来不说大道理。 孩子们小时候都不知道父亲具体干啥的,就知道他整天在书房写写画画,出门有警卫员跟着。 别看老爷子平时严肃,生活里可有讲究,吃饭必须衣冠整齐,对炊事员都客客气气打招呼。 有回保姆收拾屋子碰倒了他的书,老爷子不急不恼自己蹲地上整理,还跟人家说书摆地上方便随时查阅。这些小事儿钱永刚都看在眼里,后来自己当了教授也学着父亲那套待人接物的规矩。 电视机陪伴钱老的最后两年里,老爷子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神舟飞船上天,瞅见了北京奥运会的烟火。 虽然腿脚不利索出不了门,可电视里传出来的欢呼声让他觉得跟外头热闹劲儿连在一块儿。 有时候看着新闻里国家又出了啥新成果,老爷子会指着屏幕跟儿子说:"这个项目我年轻时候琢磨过,现在真做成了。" 2009年秋天,九十八岁的钱老安详离世,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那台电视机还摆在他卧室最显眼的位置,遥控器上的按键都磨得发亮了。 钱永刚后来回忆说,父亲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守着电视看新闻,看到国家进步就高兴得直拍大腿。那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视机,成了这位科学巨匠连接时代的最后一座桥梁。 要说钱老这辈子,真应了他自己那句话——科学家就该把名字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毅然回国到两弹一星,从沙草研究到人才培养,他把能奉献的都奉献了。晚年添置的这台电视机,倒成了他朴素生活里最特别的物件,见证着这位共和国功臣最后的精神守望。 (信息来源:凤凰网资讯2009.11.6钱永刚追忆父亲钱学森最后岁月)

0 阅读:84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