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乳母王焦氏,19岁那年刚生下女儿,丈夫就去世了。为了生计,她到醇王府当乳母,把溥仪喂得白白胖胖。不曾想3年后,她自己的女儿却因营养不足而死去。王府瞒了她6年,原因令人气愤! 王焦氏是个苦命人,出生于河北一个焦姓的贫农家里,全家靠50几岁的父亲耕田为生。 在她3岁那年,家乡发生水灾,全家不得不外出逃难。路上粮食快要断绝的时候,父亲还差点把她扔掉。 好不容易熬到了北京,本想投靠亲戚,无奈亲戚不肯帮忙,于是他们只能沦为街头乞丐。 接下来的10几年间,王焦氏都过着颠沛流离、半饥半饱的苦日子。 16岁那年,她在半卖半嫁的情形下,给一个姓王的差役做了媳妇。 这个差役患有肺病,性情又暴戾,王焦氏嫁过去后整天挨打受气,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婚后第三年,王焦氏刚生下一个女儿,丈夫就去世了。她们母女俩以及公婆,家里4口人一下子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陷入绝境。 这时,恰巧醇王府在给溥仪找乳母,王焦氏为了生计前去应征。在20名应选人中,她以体貌端正和奶汁稠厚而当选。 醇王府答应每个月给王焦氏二两银子,同时提出苛刻的要求:进王府之后就不能回家、不能看望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一碗不许放盐的肘子…… 王焦氏的女儿才刚刚出生,做母亲的哪里舍得下?但她没办法,如果她不进醇王府,全家都得饿死。她没得选。 就这样,区区二两月银,把王焦氏变成了一头奶牛。 尽管命运给了王焦氏巨大的苦难,但她始终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据溥仪回忆,他这一生当中觉得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就是他的乳母王焦氏。 溥仪小时候非常顽皮,责打太监是家常便饭,甚至有虐待太监来取乐的恶习。他是皇帝,宫中没人敢说他,惟一能阻止他的只有王焦氏。 有一天,溥仪找了些铁砂掺在蛋糕里,让太监吃。善良的王焦氏看到后说:“老爷子(他那时候其实是六七岁的小孩,但是得把他叫老爷子),这铁砂可不能吃,要出人命呢。” 溥仪不听,说:“可我想看他们吃到这个铁砂的样子。” 王焦氏说:“那不崩了牙吗?崩了牙就吃不了东西。人不吃东西可不行啊!” 溥仪心想也对,但还是想取乐,便求道:“我要看他崩牙的样子,就看一次吧!” 王焦氏想了想,说:“要不然换绿豆吧,咬着绿豆也挺好玩的。” 溥仪答应了,把铁砂换成生绿豆。那位太监才逃过一劫。 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溥仪一把气枪,他拿起来就往太监身上打。王焦氏立刻制止他:“别打,这要打着人可疼了,要把人打坏的。” 溥仪其实只是个小孩子,并不懂得安全问题,也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他纯粹只是觉得好玩。只有王焦氏会教他,太监也是人,也会疼。 可以说,溥仪9岁以前懂得的一点点“人性”,全是王焦氏教给他的。 可惜的是,王焦氏尽心尽力抚养溥仪,自己的女儿却因营养不足而夭折。 那会,是王焦氏进入王府的第3年,溥仪已经3岁了,却还没能断奶。 王府的人担心王焦氏知道女儿的死讯后,会悲伤过度,从而影响奶水的质量,故而对她封锁消息。 从王府到皇宫,王焦氏一直精心抚养溥仪。一直到第9年,王焦氏被皇太妃们驱逐出宫,才发现她的亲生女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没想到明明有奶水,养活了别人的孩子,却饿死了自己的孩子。 一位母亲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了吧! 尽管如此,王焦氏没有抱怨上天不公,也没有抱怨当初隐瞒她的那些人。她只是默默离开,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聊度余生。 溥仪结婚之后,派人找到王焦氏,将她接到身边奉养了一段日子。 这个善良的女人,从来没有利用溥仪的尊敬和自己的特殊地位,而索要过什么。 据溥仪回忆,王焦氏性情温和,跟任何人都没发生过争吵,端正的脸上总带些笑容。 这就是王焦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人。面对苦难能够保持乐观,历经磨难依旧心怀善良,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格啊!
敢跟美国开战的国家都有谁?第一个登场的选手,必须是伊朗。早年间,美国跟伊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