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很多人都倾向喜欢相似的人#【日媒:一见钟情,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日本《每日新闻》4月27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只有他一直受到关注?用进化心理学分析“一见钟情” 在校园里擦肩而过的那位同学,电视里让人目不转睛的昭和偶像——你是否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其实,这种心动的感觉,是经历了漫长岁月后在人类大脑中形成的机制。那么,当我们心跳加速、怦然心动时,究竟是从对方的脸上读取到了什么信息呢?日本人类环境大学研究进化心理学的森本裕子副教授和中嶋智史副教授来揭开“面孔与吸引力”的秘密。
为了生存的本能策略
我们容易对帅哥美女心动的现象背后,是经过长久演化后,生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种本能策略。“并不是因为对方有魅力才让人心动,而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判断和这个人结合有助于繁衍后代,所以才觉得对方有吸引力。”森本裕子解释道。
人类的大脑是在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过程中进化形成的,吸引特定异性的心理机制,正是在那段时期产生。面对野兽袭击、传染病、饥荒等恶劣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留下健康的基因,成了生死攸关的重要课题。因此,大脑才进化出能在瞬间从异性的容貌中捕捉信息、唤起情感反应的机制。
“有魅力的脸”四大共通点
我们会被什么样的容貌所吸引呢?虽然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但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被认为“有魅力的脸”通常具备几个共通点。
首先,脸部轮廓、五官位置、大小等各方面特征,越接近“自己平时见过的人脸的平均值”,越容易被认为有吸引力。这一发现纯属偶然。英国心理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最初想通过叠加罪犯的照片,找出典型罪犯的面容特征。但他意外发现,照片叠加得越多,生成的脸就越有吸引力。他推测,这是因为个体特征被淡化,变得更加“平均”了。虽然当时的技术导致合成照片模糊,研究一度遭质疑,但后来的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平均脸比单个真实脸更受欢迎。森本裕子进一步提出:“没有明显特征的平均脸,可能意味着没有遭受传染病或基因突变的影响,因此被本能地认定为‘适合作为配偶’。”
其次,有研究发现,左右越对称的脸越受异性欢迎,原因与平均脸类似。不过,最近也有研究提出,左右对称性与健康状况未必有直接关联。无论是平均脸还是对称脸,它们都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倾向,与个人优劣无关。即便如此,如今女性在化妆时,仍在努力向平均脸、对称脸靠拢。
再次,面容还表现出性别特征,比如宽大的下颌、突出的颧骨和鼻子,给人一种男性化、可靠的印象;而圆润的面颊、纤细的下巴则显得女性化。中嶋智史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性别特征越明显越受欢迎。实际上,男女都更倾向于觉得‘稍微女性化’的平均脸最具吸引力。”太过男性化的脸有时会给人压迫感。相比之下,略带中性气质的“草食系男子”更能让人感到温柔和可靠。森本裕子补充说:“在危险环境中,男性化面容更受欢迎;而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人们则倾向于喜欢中性化的男性。时代背景的不同,也可能影响这种偏好,比如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男性画像就非常女性化。”
最后一个异性间吸引彼此的因素是——外貌的相似性。中嶋智史解释说:“我们更容易被拥有与自己相似特征的人吸引。无论是价值观、性格,还是外貌特征,很多人都倾向于喜欢‘相似的人’。”在群体遗传学中也发现,许多生物倾向于与自身特征相似的个体交配,以保留适合生存的基因。
女性的选择
英国有大学在实验中,将多位男性的正面照排列在一张纸上,在两张男性脸中间分别放置一位面带笑容和一位表情严肃的女性照片。当被测试女性被问及“哪个男性更有魅力”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被笑脸女性面对着的那位男性”。而当调换女性照片的位置后,结果也随之改变。这表明,女性对男性魅力的感知,容易受到旁边女性情绪的影响。而男性被测试时则没有这种倾向。
这种现象被称为“模仿其他女性的选择”,从而减少自身的选择失误。由于女性在生育上的投入远远高于男性,因此在选择伴侣时格外慎重,在潜意识里认为“被其他女性耗时费力挑选过的人,应该不会错”。“一见钟情”的大脑机制原来如此精妙又复杂。不过,森本裕子也提醒称,进化心理学只是理解人类心理的一个视角,不应以“进化中女性怎样、男性怎样”为由,对性别加以简单定义。(环球时报4月29日文章 作者:西川敦子 译者: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