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陈独秀突然病逝于四川一个小山村,临终前对小29岁的妻子说:“我去后,你可以改嫁,但千万别拿我的名声去卖钱。” 陈独秀临终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第3任妻子潘兰珍。因为她的一生过得太苦了。 潘兰珍13岁被父母送到纱厂打工,好不容易熬到17岁,却遭厂长侵犯,不得已转到烟草公司打工。机缘巧合下,她和当时化名“李先生”的陈独秀成为邻居。 陈独秀总是衣着破旧、食不饱腹,却掩盖不住儒雅正直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潘兰珍。她隔三差五给陈独秀送热饭菜,偶尔也帮他缝补衣裳。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陈独秀感动不已。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然而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生活也颠沛流离。 1930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通缉,悬赏金额高达3万大洋。不得已之下,他化名“李先生”,躲在上海一间破旧的小屋中。 陈独秀正是在那里遇见22岁的潘兰珍。那一年,陈独秀已经51岁,两人相差29岁,但还是因为彼此都经历过苦难而惺惺相惜。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年,没有孩子。潘兰珍意识到,自己大概再也无法生育,这让她痛苦万分。因为她知道,孩子对陈独秀很重要。 陈独秀和原配妻子高晓岚,因为包办婚姻而结合,曾生下3子2女。可长子和次子为了革命英勇就义,长女在前去收尸时暴亡。高晓岗则在悲痛中抑郁离世。 潘兰珍以为,如果再有孩子,能够弥补陈独秀心中的痛,于是抱养了一个4岁的女儿。 陈独秀果然对这个孩子疼爱不已,还说她是凤凰山上的仙子,带着爱和幸福飞到他身边,因此给她取名潘凤仙。 潘兰珍没有问陈独秀,为什么孩子要随母姓,就像她始终没有打听他的真实身份一样。对她而言,他是值得深爱和敬重的丈夫,如此便足够了。 可潘兰珍没想到,自己竟会被陈独秀抛弃! 那是1932年10月,潘兰珍回家发现,陈独秀突然不见了,一个招呼都不打。潘兰珍难过一阵后,也就释然了。 潘兰珍从陈独秀不凡的谈吐中,看出他不是普通人,而她恰恰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小人物。况且他们之间没有婚约,他随时能走。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见邻居们拿着报纸谈论: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押到南京受审……潘兰珍好奇凑上去一看,报纸上陈独秀的照片,分明就是她的李先生! 直到那时,潘兰珍才知道,自己同床共枕2年的男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彼时的陈独秀,被判处徒刑13年。他在监狱中忍不住想,潘兰珍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大概会以为自己是个一走了之的负心汉。 不料,潘兰珍却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南京,出现在陈独秀面前。 陈独秀不愿拖累她,劝她和自己撇清关系,回上海继续生活。潘兰珍却坚定地说:不,我要留下来照顾你。 潘兰珍说到做到,在监狱附近租了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靠打杂维持生计。一到饭点,她便做好饭菜,趁热给陈独秀送去。 监狱长钦佩于潘兰珍对爱情的忠贞和豪侠气质,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潘兰珍能无所顾忌地照顾陈独秀的生活起居,偶尔还能同宿一起。 陈独秀一生曾5次入狱,这次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但是,有了潘兰珍的陪伴和照顾,他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相反,他还在狱中写出一部部专著。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5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陈独秀被提前释放出狱。 他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潘兰珍名分,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陈太太。早前他不敢给,是因为第二任妻子给他的苦涩教训。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原配的妹妹高君曼,因不满陈独秀“只顾事业”,从而离婚。 狱中5年,陈独秀早已看清潘兰珍,是可以同甘共苦的伴侣。他也非常珍惜第3段婚姻。 出狱后,他们辗转到了武汉。期间,陈独秀发表了不少抗日演说。蒋介石看中他的政治背景和影响力,以10万元请他建立新党派,却遭到他的言辞痛斥。 为了心中的正直和情操,陈独秀坚持不向富贵低头,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过清贫的生活,靠写稿和妻子种菜为生。 有一次家里无米下锅,陈独秀又在病中,潘兰珍只得把陈独秀仅有的一件皮袄拿去当了,换来几个钱抓药买米。 尽管生活困难至此,陈独秀也硬气到底,拒绝所有在国民党任职的校友的资助,他说:“我要是收下,话就说不清楚了。” 潘兰珍敬佩丈夫的气节,始终陪在他身边,吃多大苦都无怨无悔。 后来,为了躲避特务的监视,他们来到四川江津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着更加穷困潦倒的生活。原本体弱多病的陈独秀,病情日渐加重,于1942年5月27日病逝。 弥留时,陈独秀放心不下潘兰珍,嘱咐她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快速改嫁,但千万不要拿他的名声去卖钱。这是他对自己的职业信念的最后坚持。 陈独秀走后,潘兰珍没有改嫁,而是遵照丈夫的遗愿,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直到1949年病逝。 陈独秀和潘兰珍这对夫妻,相伴时间只有10来年,但他们相濡以沫、生死相随的情缘,将永远为后世所流传。
1942年,陈独秀突然病逝于四川一个小山村,临终前对小29岁的妻子说:“我去后,
麻麻赖赖
2025-04-28 15:57:26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