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董竹君怀着第五个孩子时非常喜欢吃辣,丈夫骂她是赔钱货。15年后,董竹君带着孩子们离开丈夫,独自来到上海奋斗,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没想到,丈夫得知后写信道歉,希望她们能回来。 董竹君,原名董竹秀,生于1900年,成长于中国一贫如洗的家庭。父亲为解决生计,将她抵押给妓院换取微薄贷款,尽管如此,董竹君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忍耐着这段艰难的岁月,常常暗自下决心,期望有一天能从这阴暗的环境中逃脱。 十三岁那年,董竹君踏入了妓院,她并不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知道,只有忍耐两年,她就能获得解放,赎回自由。妓院生活并非轻松,她经常听到那些女子悲惨命运的故事,内心对未来的渴望愈加坚定。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她与夏之时的相遇上。夏之时,一个年轻的革命者,因深受她的坚韧与美丽所吸引,毅然带她逃离了黑暗的妓院,带着她远赴日本。 这段爱情在初期充满了甜蜜,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夏之时的爱渐渐被猜疑和控制所取代。这个曾经承诺给她幸福的人,开始剥夺她的自由与尊严,使得董竹君的婚姻生活变得愈发压抑。 尽管如此,董竹君并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希望与追求。她在不安的婚姻生活中逐渐意识到,如果她继续忍受这样的生活,她将永远无法逃脱这场困境。1933年,终于,她做出了决定——离开这个无法给予她幸福的家庭,带着女儿们一起重新开始。 1926年,董竹君怀上了第五个孩子,身体的负担让她变得对辛辣食物特别渴望。她不断要求丈夫为她准备辣味食物,而丈夫却不理解她的需求,甚至嘲笑她是“赔钱货”。 这场风波只是她不幸婚姻生活的一个缩影。夏之时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事业上的不顺让他将所有的不满都转嫁到了她和孩子们身上。董竹君在这个时候面临着无尽的委屈与压力。 尽管丈夫的言辞严厉且充满指责,董竹君依然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家庭。她试图通过忍耐来让丈夫改变心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丈夫的不理解、不断的指责以及他的暴躁性格,让董竹君的内心渐渐生出了绝望。 一次家庭争吵后,董竹君终于决定不再忍受这种生活,带着四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她曾经深爱过的人。她知道,只有摆脱这个家庭的束缚,她才能为自己和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未来。她决定带着孩子们去上海,开始全新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城市,董竹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聪慧的头脑,在这座城市摸爬滚打,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她的首个商业项目是一家小餐馆,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从不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餐馆生意起初并不理想,但她并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生意的经营中。董竹君勤奋、聪明且有着极强的韧性,她开始逐步赢得顾客的信任和青睐。 她不仅精心烹饪出色的菜肴,还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慢慢地,她的餐馆开始赢得口碑,甚至在上海的餐饮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生意的成功,她还积极支持和参与抗日活动,筹集资金支持国家的抗战事业,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她的努力下,“锦江菜馆”逐渐成为上海餐饮界的知名品牌,吸引了各国名人和社会名流前来品尝。这个曾经贫困的女人,如今已经成为上海商业界的佼佼者。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便身处困境,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 董竹君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的艰难岁月中,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她不断超越自我,突破困境。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她并没有忘记对四个女儿的培养。 无论生活多么辛苦,她始终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让她们能够茁壮成长,拥有自己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选择将自己的资产和事业全部捐赠给国家,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在她看来,个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社会的进步才是她终极的追求。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去世,享年97岁。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也充满了力量与奋斗。她从贫困中走出来,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董竹君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她更是一个勇敢的女性象征,她的故事为无数女性树立了榜样,证明了无论命运如何捉弄,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改变人生。 董竹君的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艰辛与奋斗。她的坚持与智慧,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未曾改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她最终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到了幸福的未来,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最终,董竹君的名字和她的事业成为上海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