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宇薇
4月25日晚间,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河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增长9.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5.90%。
2024年,金河生物充分发挥产业区位、资源及要素优势,抢抓大动保生态圈新赛道,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主抓手,利用合成生物学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经营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为实现“成为世界领先的动保企业”目标,金河生物在兽用化药、兽用疫苗等领域积极布局新品种,开拓新赛道。
延续了2024年良好的发展势头,金河生物2025年迎来“开门红”。公司同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20.35%,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13.23%。
兽用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
加快布局宠物动保新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金河生物是全球最大的兽用金霉素预混剂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形成了兽用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的格局。
目前,金河生物拥有金霉素产能5.5万吨/年,新建六期工程已于2025年1月份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新增6万吨/年金霉素产能的同时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依托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规模优势,金河生物金霉素预混剂已销往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此外,1000吨/年盐酸多西环素项目的投产也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兽用化药产品矩阵。
据公司介绍,在兽用疫苗业务领域,金河生物大单品不断涌现。目前有16个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包括猪用疫苗、反刍疫苗、宠物疫苗,构建了较丰富的产品体系。2024年,公司蓝耳灭活疫苗批签发数量近4000万头份,持续两年位居第二;首款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理想标准的动物布病疫苗已投产,已中标一大型企业采购项目,未来将逐步成为公司疫苗业务板块核心单品。
近年来,家庭小型化趋势推动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宠物主消费意愿提升,需求更加多元细分。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金河生物加快推进宠物动保业务。2024年在上海成立了宠物分公司,专注发展宠物动保业务。目前,在售产品8个,正在申报的产品11个,包括驱虫药、治疗药和疫苗产品。
“为了抓住宠物动保行业的发展机遇,公司近几年一直持续关注并推进宠物板块业务布局,宠物业务作为公司战略重点将持续推进。未来,公司宠物业务板块总体策略为‘双品双线’模式,即形成进口国产双自主品牌、线上线下双线运行的模式。一方面在国内国外同步研发生产化药、疫苗及保健产品,形成进口国产双品牌联动;另一方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体系,线下打造经销商-门店-宠物主的完整渠道网络,线上通过新媒体矩阵,强化品牌传播。”金河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加速抢占技术高地
战略布局合成生物学应用
当前,合成生物学这项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前沿科技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2024年12月份,金河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全面合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成长动力。
根据公告,双方将展开多项科技创新合作。双方将利用合成生物学前沿手段在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提升、代谢杂质减少、联合开发合成生物学新产品、发酵污染降低、基因工程动物疫苗研发、动物疫苗规模化培养工艺等方面进行合作。
“公司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紧抓合成生物技术发展契机,保持公司在动保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上述金河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动保企业在宠物业务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一方面可抓住进口替代机遇,通过突破高端宠物药研发技术,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另一方面可针对分层化市场需求,构建差异化产品线。在合成生物学领域,金河生物若加大投入,有望利用合成生物学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
面向未来,金河生物计划在5-10年内力争成为技术驱动,规模领先的动保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前沿手段,依托公司在生物制造领域建立的规模化生产平台、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开展合成生物相关科学的研究,加速合成生物学在兽用化药、兽用疫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公司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公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