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跟甘油三酯升高有关,甘油三酯绝对不能高

正本看雪景哦 2025-04-27 16:30:09
[萌萌哒R]小而密的科普,我们做过多次,大多数同学应该已经知道了,它是低密度胆固醇中颗粒更小的那部分,对应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更容易被氧化的风险,所以低密度有时候可以高,但是小而密占比必须低。 [暗中观察R]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来看论文。图二,图三是论文的截图,这是重庆医科大学的论文,首先图二介绍了小而密的低密度胆固醇对比常规的低密度胆固醇来说,拥有更小的粒径,小而密的增加与心脑血管风险增加有关。那这样的坏东西,当然是越少越好,首先它的产生途径一跟内源性甘油三酯有关,所谓内源性甘油三酯也就是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而这部分甘油三酯也就是我们空腹检测时候能够检测到的甘油三酯,这时候甘油三酯越高,小而密就会越高。第二个产生途径跟血浆中各种脂蛋白之间的动态脂质交换有关,文中特别指出较高的甘油三酯水平会加速这种脂质交换从而让小而密升高。很多同学总认为甘油三酯只要没有箭头就是合格的,但是论文明确指出当甘油三酯大于1.5mmol/L的时候,这种交换就会明显增加。所以,不要再以有没有箭头来判断,且1.5其实也是一个很宽的标准,更好的标准,甘油三酯应该下0.8mmol/L,有没有箭头不是关键,数据多少才是关键哦。 [萌萌哒R]很明显,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想要更低的心脑血管风险,就要更低的小而密,想要更低的小而密,就得有更低的甘油三酯。且在图三论文中明确指出没有被修饰的低密度胆固醇就算再高都不会导致细胞中的脂质积累。而小而密更容易被氧化修饰渗透进动脉内层,引起免疫应答和炎症。另外它还激活纤维 溶系统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A-1和血栓素A2,血栓素,听名字就让人开始害怕了吧,所以,还敢让小而密上升吗? [害羞R]因此,一大堆不看甘油三酯只看低密度胆固醇数据,甚至为了降低低密度数据乱吃碳水把甘油三酯吃上去,自以为自己胆固醇数据下降沾沾自喜的人,甚至这样的从业者,都是在误人子弟。胆固醇只有在甘油三酯下降的时候它降才可能是变好,在甘油三酯上升时候的下降完全没有意义且是变坏。甘油三酯决定了你的胆固醇是好是坏(正常空腹时间),而降低甘油三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吃肉是达不到的,重要的是少吃碳水,毕竟内源性甘油三酯都是肝脏以碳水为原料合成的哦。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