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故宫,只带这本书便好
乐蓉谈文学
2025-04-27 15:32:03
🌟《故宫建筑之美》
🌟[文:祝勇 / 摄影:李少白]
🍂
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然而他的儿子朱棣在登上来之不易的皇位后不过五年,便开始营建北京紫禁城,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
.
这座规模宏大的紫禁城,便成为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也是演绎两大王朝五百年风云的历史舞台。
🍂
今天的紫禁城已经成为“故宫”——过去的宫殿。故宫之美,在于其建筑,建筑之美,却在于那些曾在这里出现过、已经消逝在岁月中的人与事。
.
当人们站在高大的红色午门前、金水桥旁、太和殿广场上、乾清宫大门前……看到的是气派恢宏、古朴精致的宫殿,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脚下的这个地方,在过去的六百年里,曾经有什么人走过,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
🍂
这本装帧印刷精致的《故宫建筑之美》,通过故宫学者祝勇优美动人的文字,不止讲述故宫里各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营建历史和建筑审美,也讲述该处曾经出现过的人、发生过的历史故事,以及一些不曾知晓的建筑知识和营建往事。
.
同时,配有由“故宫摄影苐一人”李少白拍摄的大量精美的故宫照片,展现了故宫各处建筑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中、多种角度与多变的光影之下的美景。
🍂
原来,当时营建之初,为了保存朱棣住过的燕王府,新宫殿向东整体横移了150米。燕王府便是现在的慈宁宫,从这里走到其东侧帝王勤政的乾清宫,朱棣花费了数年。
.
六百年前营建的紫禁城,采用的是成熟于宋代的中国古代建筑材分制度“模数制”,将建筑构件以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制造和施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
位于太和殿广场东侧的体仁阁,曾经贮存了那部多达上万册的惊世大作《永乐大典》。在经历两场大火、偷 盗掠夺后,漂泊流转各处,如今只幸存下400册左右,分散在8个国家和地区。
.
位于太和殿广场西侧的武英殿,沉默不语地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灭亡。1635年,崇祯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期待太平日子的到来。然而在九年后,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明朝灭亡,武英殿成为李自成处理军务的居所。
🍂
美文与美图的结合,加之配套的故宫平面图,一边对照文图翻阅,仿佛随之穿越时空,徜徉在这座广阔恢宏的宫殿之中,经历一场紫禁城历史之旅,看尽六百年风霜与沧桑往事,不禁沉浸其中,感慨不已。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