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农行辞职打算全职考研,父母急得不行,辞职考研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呢? 昨晚和原来在街洞煤矿财务资产部工作的同事吃饭时,同事说了这么一件事:阿瞒的女儿从农业银行辞职了,说是要全职考研,她的父母亲着急得不得了,可也无计可施。 阿瞒的女儿2023年从怀化学院毕业,毕业之后就考进了一个县的农业银行工作,当时父母都特别高兴。 按常理说,女儿从一所并不出名的二本院校怀化学院考进农业银行,成为正式员工,已经相当不错了。 没想到女儿仅仅工作了一两年,就辞职要全职考研。估计父母主要担忧的是,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更难了,就算女儿能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又能不能找到像农行这样稳定的工作呢?要是没考上,岂不是更糟糕? 那么辞职考研到底好不好,划不划算呢?看看deepseek怎么说。 从辞职考研的合理性来讲,学历和职业竞争力是呈正相关的。 怀化学院2024届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78%,部分专业像法学、计算机,考研之后就业质量有显著提升,有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凭借高学历进入了大厂。 而且辞职考研成功的人,薪资涨幅能达到3倍以上,比如某央企员工辞职后考入211高校,研究生毕业后还进入985高校读博。 同时,职业瓶颈和行业需求倒逼人们去深造,像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学历的要求逐年提高,部分岗位明确要求硕士学历,辞职考研能够突破“学历天花板”,跨考农艺与种业专业的丁建锋的案例也表明,契合政策之后职业发展空间很明确。 在机会成本和风险控制方面,全职备考虽然有经济压力,但可以通过兼职来缓解,积累工作经验能够提高二战的成功率。 在时代背景和深层原因方面,经济下行和就业竞争加剧是重要因素。 2024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200万,就业市场“供给过剩”和“结构性失衡”并存,传统的“铁饭碗”也面临内卷,部分岗位的薪资涨幅滞后于通胀。 社会焦虑和教育投资偏好使得家庭对学历的重视程度提高,怀化本地毕业生留乡比例虽然增长但薪资低,考研被视为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代际压力也促使部分毕业生因为职业认同感低或者家庭经济压力而选择深造。 对于辞职考研这一选择,结论是要理性评估,把握好窗口期。 明智的选择需要满足行业天花板明显,比如金融、公考等需要硕士学历的领域;年龄和经济状况可控,建议在25岁之前行动并且利用工作经验提升复试竞争力。 同时,需要规避30岁之后考研机会成本激增以及盲目跨考导致复习周期延长等风险。 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升学率连续10年增长的经验,可以供辞职考研者借鉴,以提高成功率。 本科生又能怎样 读研的无力感 研究生没热情 读研开启 只是研究生, 本科找工作现状 很哇塞的专科生 大专生考研水硕 研究生进大专
中国孩子教育出路的五条路线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