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苏雪林,结婚36年,拒绝与丈夫同房。丈夫离世后,她坚持守寡38年,一生未育。直到102岁时,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吐露了实情。 "我想我今日在文学和学术界颇有成就,感谢这段不幸的婚姻。假如我婚姻美满,丈夫怜爱,又生有一窝儿女,我必要安宁于家庭生活,做一个贤妻良母,再也不想到社会上去奋斗,那我哪有今日的成就?" 这事儿听着像小说桥段,细琢磨全是时代拧巴出的黑色幽默。1925年洞房花烛夜,苏雪林把新做的绣花鞋往床底一踢,抱着铺盖睡到书房——她早打听清楚丈夫张宝龄爱打呼噜,特意选了离主卧最远的屋子。张宝龄倒也不恼,转头花大钱建了艘船型“爱巢”,雕花窗棂配西洋吊灯,结果苏雪林连门都没进过。这栋空房子成了苏州城笑话,街坊传成“张老板造船等仙女,仙女嫌船硌脚”。 苏雪林把婚姻当实验室,丈夫成了对照组。张宝龄是麻省理工高材生,说话像解数学题:“月亮圆不圆得看数据,我拿圆规能画更标准的”。苏雪林偏要拿他当素材,在《棘心》里写“理工人谈情像打算盘”,气得张宝龄把书撕了当柴烧。最绝的是某年中秋,张宝龄递块月饼说“补补身子”,苏雪林当场摔盘子:“当我是下蛋母鸡?”转头把碎瓷片写进散文,取名《月亮的缺口》。 说婚姻成全了她,倒不如说是场长达半世纪的赌气。张宝龄临终前攥着她的旧围巾不撒手,苏雪林却忙着校对新书稿,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后来她跟侄媳妇念叨:“早知他存着这心思,该多买几条围巾备着”,话里透着股写小说般的冷静。文学成了她的防空洞,丈夫活着时用来挡催生,死了又拿来挡闲话——守寡38年不是痴情,是给书房门栓加道保险。 可这话经不起推敲。她骂鲁迅半辈子,说人家“褊狭阴险”,转头又在日记里写“其实最像鲁迅的是我”。就像她嘴上说感激婚姻不幸,却在102岁坦白“亏欠了张宝龄幸福”。那些等身著作摞起来,倒像座赎罪碑——不是赎婚姻的罪,是赎那个被旧时代逼成“文学寡妇”的自己。真要谢,该谢当年裹小脚的祖母,谢拦着读书的父亲,谢那个让女子只能在婚姻和事业里二选一的世道。 如今看她的照片,总觉着像幅没画完的工笔。簪花握笔的才女半边脸浸在光里,另半边藏在“反鲁斗士”“婚姻叛徒”的标签下。或许她早就明白,与其当谁的妻,不如当时代的刺,扎破礼教脓包时,自己也疼得畅快。
才女苏雪林,结婚36年,拒绝与丈夫同房。丈夫离世后,她坚持守寡38年,一生未育。
摄影圣典
2025-04-27 10:57:04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