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4举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4月25日,在西安高新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创新局负责人在媒体问答环节,就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问题作详细介绍。 他表示,2025年西安高新区将通过坚持产业带动,围绕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推进“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承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举措,努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起高效畅通、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联合成果转化生态体系。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探索“沿途下蛋”机制;围绕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围绕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全链条。 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建立“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协同机制,常态化挖掘企业技术需求,鼓励企业出题,引导高校院所答题,采取“揭榜挂帅”等新型组织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定期发布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支持高等院所及科研机构联合区内企业开展场景攻关;充分发挥丝路科技资本人才大市场科技资源统筹与基础创新服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企业技术需求库和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库,促进关键技术攻关供需的精准对接,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推进“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推进西安高新区重点产业链企业、骨干企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按照“高校聘、企业用、政府助”的思路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服务,支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深度参与企业需求协同攻关;加快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推动驻市高校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到高新区担任“科技副总”,企业选派优秀人才到高校院所担任“产业教授”,推动多渠道人才流动。 承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秦创原聚集区建设,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持续放大“一院一所一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促进更多成果在高新区落地转化,加速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基础研究及中试平台,推动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建成投用;按照“一支队伍+一个产业+N所高校”的原则,组建一批技术经理人队伍,负责挖掘高新区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院所高校资源,完善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做好科技成果全周期的资金接力;构建财政引导、金融跟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用好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早期硬科技项目孵化培育;发挥科技创新基金引领作用,支持存量基金、国有资本延长投资期限,坚持耐心资本全生命周期赋能和产业链深度覆盖。(张楚翌 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西安高新区:4举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4月25日,在西安高新区
路昭玩转趣事
2025-04-26 09:1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