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第一日|走进高迪的建筑想象 来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天,我没有安排太多行程,只挑了两处相近的景点——米拉之家和巴特略之家。它们都位于城市主干道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彼此距离不远,却完全展现了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不同阶段的风格。 /米拉之家,像一块没有棱角的石头 米拉之家,又被称为“石头屋”(La Pedrera),是高迪1906至1912年间为米拉家族设计的公寓建筑。走近这栋建筑,第一反应不是“漂亮”,而是“奇怪”——整栋楼没有直线,像是被风吹出来的,石头曲面,窗户、阳台、外墙线条全都不规整,却意外地协调。建筑本身分为多层,购票后可以参观多个场景,包括保存原貌的公寓、一座展示高迪设计理念的小型展厅,以及最特别的屋顶部分。 屋顶是这座建筑最大的亮点之一。天台上的通风塔和烟囱被设计成雕塑形态,有的像头盔,有的像人脸,搭配起伏不平的地面,就像走进了一个介于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空间。站在上面可以远眺城市屋顶,风吹过时,连空间都变得柔和起来。米拉之家整体氛围偏冷静,色调浅灰,空间开阔,给人一种不太喧闹的设计感。 /巴特略之家,色彩斑斓的“梦中之家” 顺着格拉西亚大道往南走几百米,就能看到另一座非常“抢眼”的建筑——巴特略之家。这座建筑的立面色彩斑斓、线条流动,被很多人称为“童话房子”。如果说米拉之家像块石头,那巴特略之家就像一座被珊瑚和瓷砖包裹的水底世界。 巴特略之家是高迪在1904年对原建筑进行彻底改造后的作品,主立面用大量彩色马赛克和曲面玻璃拼接而成,阳台像骷髅,窗户像海浪,整体看上去没有一处是“正常”的结构,却处处讲究。 进入室内后可以顺着螺旋楼梯一路向上,每一层空间都像在讲一个关于光、风、水和生命的故事。最特别的是中庭的“光井”,从上到下蓝色渐变的瓷砖,在自然光照下特别通透,连扶手、门框这些小细节都设计得很贴合手感和视觉节奏。屋顶同样精彩,顶部有“龙背鳞片”形态的曲线,还有象征圣乔治剑的十字塔结构。 这只是巴塞罗那旅行的第一天,但从米拉之家到巴特略之家,已经足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有多“不安于常规”。高迪的作品并不只是“观赏性强”,它们像是在邀请你走进去、停下来、甚至绕几圈慢慢看。
巴塞罗那第一日|走进高迪的建筑想象 来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天,我没有安排太多行程,只
尔蓉玩转旅游
2025-04-25 23:45: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