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由韩宗琦负责为其穿寿衣,可当韩宗琦接过卫士们递过来的寿衣后顿时生气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拿出这样的衣服?你们跟总理那么多年,你们对得起他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后,警卫员韩宗琦接手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任务——为总理穿寿衣。可当工作人员递来那件衣服时,韩宗琦一看就火了,忍不住质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拿出这样的衣服?你们跟总理那么多年,对得起他吗?”这件寿衣到底咋回事,竟让跟了总理多年的老警卫员这么生气? 1898年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从小家里条件还行,但后来日子不好过,母亲和养母早早去世,他就跟着伯父到处求学。12岁那年北上,先在东北念书,后来考进天津南开中学。年轻时他就关心国家大事,南开毕业后没多久去了日本,又到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共产党,从此一辈子都扑在革命上。回国后,他在黄埔军校干过政治部主任,后来打仗那几年,组织起义、跑外交,忙得脚不沾地。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当了总理,他每天忙到半夜,生活上却一点不讲究。1972年查出膀胱癌,他也没停下工作,直到1976年去世,78岁,一辈子没为自己活过。 周恩来去世那天,韩宗琦作为多年的警卫员,负责处理后事。他跟总理时间长,知道总理啥脾气啥习惯。遗体告别前,得给总理穿上寿衣。工作人员拿来一件旧衬衣,布料发黄,袖口磨得不行,补丁还挺明显。韩宗琦一看这衣服,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场发飙:“你们这是啥意思?拿这种衣服给总理穿?你们跟了他那么久,对得起他吗?” 其实这件衬衣不是随便拿的,是周恩来自己衣柜里挑出来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他留下的最好一件了。韩宗琦冷静下来后,想到总理平时多节俭,也就没再说什么。后来他按遗愿给总理穿上这件衣服,又找了别针把领口固定好。理发师朱殿华接着给总理刮了胡子,把遗容整理得干干净净。
周恩来这人,一辈子都抠得不行。衣服破了就补,补了再穿,西花厅那把木椅子都被他坐得发亮。吃饭从不浪费,剩菜剩饭他都叮嘱留着。身边人都知道,他不是装样子,是真这么过日子。就连去世后穿的寿衣,也是他穿过不知多少次的旧衣服。这事儿传出去,很多人感动,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总理,咋能对自己这么“狠”? 周恩来去世后,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开了遗体告别仪式,全国各地的人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1月15日,灵车去八宝山火化,长安街两边站满了人,谁也没喊口号,就那么静静地看着。骨灰后来撒进江河里,按他遗愿不留啥痕迹。 韩宗琦之后还在警卫局干到退休,一直保持低调。朱殿华晚年常跟人提起给总理整理遗容的事儿,觉得那是份沉甸甸的托付。周恩来的走,带走了一个时代,可他那份为民的心,留在了老百姓的念想里。
用户54xxx44
致敬我们的最爱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