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机接口点亮孤独症诊疗之光

新浪财经 2025-04-25 02:46:08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每年为1000名孤独症患儿提供康复服务

用脑机接口点亮孤独症诊疗之光

冯睿(左)与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无线干电极脑电记录仪。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在孤独的宇宙中闪烁,却难以与地球建立联系。在成都,一位科技工作者正用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技术,为这群特殊儿童架起一座通往希望的桥梁。

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冯睿,带领团队将脑电波转化为“诊疗密码”,研发出诊断准确率超90%的孤独症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可以实现精准神经调控的治疗技术,让2000余名患儿重获自信和独立。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这位“科技医生”用硬核技术书写了成都脑机接口领域的新篇。

填补国内空白

用磁脉冲精准调控认知功能

2013年,冯睿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生物工程专业博士时,每天面对的是冰冷的代码和复杂的论文。彼时,类脑人工智能尚属前沿,脑机接口更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概念。“那时我们研究孤独症,试图从脑电波中寻找规律,但距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他回忆道。

转折点源于电子科大推动的医工交叉研究。该校生命学院徐鹏教授的脑机接口团队、段旭君教授的脑影像团队,成为冯睿创业道路上的关键伙伴。“脑机接口并非一定要‘开颅’,非侵入式技术同样能解码大脑信号。”他解释道。后来,基于这两大团队科研技术成果转换的核心产品——无线干电极脑电记录仪和靶向经颅磁治疗仪,成为他手中拯救孤独症患儿的两把“钥匙”。

在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冯睿向记者展示了无线干电极脑电记录仪,仪器上的干电极就像8个“爪子”,触角可以轻松透过头发与头皮接触。开启监测后,屏幕上的脑电信息随着监测进行波动,并在后台形成专业报告,“该系统的准确率达到了91.67%,可以有效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另一个“∞”形状的靶向经颅磁治疗仪,则通过人工智能定位患儿脑部异常神经环路,用磁脉冲精准调控认知功能。“就像为大脑做一场无声的调音,让紊乱的神经乐章重回和谐。”冯睿比喻道。这两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被中国残联列为科技助残优秀案例。

推广“成都智造”

为2000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

“成立公司本不在计划中,这个过程多少有些‘被动’。”冯睿笑着说,自己最初只是想做一些理论研究,从没想过会走上创业的道路。转折出现在2021年国际残疾人日,那天锦江区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他和团队带着仪器为30名孤独症儿童启动免费诊疗。令人没想到的是,当疗程过半,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交流能力显著提升,竟集体“抗议”:“如果不收费,后续治疗怎么办?会不会不管我们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冯睿和团队伙伴决心跨界创业。

公司成立后,慕名而来的患儿从四川扩散至全国。一名绵阳患儿经过康复治疗后,从沉默不语到能背诵古诗;一位山东母亲跨越千里求医,见证了孩子的第一次主动拥抱……这一切,都让冯睿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然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硬件供应链的难题很快接踵而至。“我们在拿到国家‘揭榜挂帅’项目后,所需硬件设备供应商在深圳,沟通成本较大、设备运费较贵、成本比较高。”冯睿回忆。关键时刻,锦江经开区主动伸出援手,带队拜访其上游供应链企业,协调引进设备生产线,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就这样,西部首条无线干电极脑电仪生产线落地成都。“不仅如此,在协调工作场地、办理相关手续等方面,中心所在地的成龙路街道也给予很多帮助和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冯睿说。

目前,这套“成都智造”已推广到华西医院、齐鲁医院等30余家国内机构,为2000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了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康复。2023年,团队专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全球分享后,公司还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瑞典、美国、日本的患儿慕名而来在成都接受诊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成果。

打造产业“磁极”

让“脑健康+人工智能”惠及更多群体

站在即将投用的锦江经开区脑机接口大厦前,冯睿眼中满是期待。该大厦规划约2万平方米,共有9层,是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产业大厦,预计今年7月投运。从这里到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开车只要5分钟,到中生科创谷的生产基地也只要5分钟,“一条路上,就能够把脑机接口的研发、制造、应用汇集在一起,这在全国也算首屈一指了。”冯睿告诉记者,投运后他的公司将搬到这里,一同入驻的还有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多个国内顶尖脑机接口公司,“未来,这里必将成为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的新‘磁极’。”

目前,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每年可以为1000名孤独症患儿提供康复服务,并与国内近20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下一步,他计划将技术拓展至脑瘫、发育迟缓等儿童脑疾病领域,“孤独症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要让‘脑健康+人工智能’惠及更多群体。”

在冯睿看来,成都就像一个巨大的孵化器,对于未来产业是一块非常好的沃土,“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新兴产业会处于领先位置,成都也会成为备受瞩目的创新高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杨甦

摄影张青青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