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又分开后有多少人呢?】 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

聒啊 2025-04-24 21:39:50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又分开后有多少人呢?】 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共同行动,但因张国焘坚持南下方针,红四方面军与原红一方面军的部分部队(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组成的左路军重新南下。以下是具体部队组成及兵力情况: 一、南下部队的组成 1. 原红四方面军主力 包括红四方面军的红9军、红31军、红33军等部队。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总兵力约8万人,是当时红军中规模最大、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2. 原红一方面军划入的部队 - 红五军团(改编为红5军):懋功会师时仅剩2000余人,后与红四方面军的红33军合编为红5军,军长董振堂。 - 红九军团(改编为红32军):会师时仅剩1000余人,后改编为红32军,随左路军行动。 3. 左路军整体编制 根据中革军委的调整,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红9军、红31军、红33军,以及原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红32军组成,共5个军。 二、南下时的总兵力 - 初始兵力:红四方面军南下时的总兵力约8万人,其中包含原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及并入的红5军、红32军。 - 后续损失:南下过程中,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与国民党军(尤其是川军刘湘部)激战,如百丈关战役中伤亡近万人,加上非战斗减员(饥饿、疾病等),至1936年初仅剩4万人。 三、关键战役与损失 1. 天芦名雅邛战役 张国焘提出“赤化全川”口号,试图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遭遇川军80余团兵力的围剿。战役中红四方面军虽取得局部胜利,但未能歼灭敌军主力,最终被迫撤退。 2. 百丈关战役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与川军展开决战,激战七昼夜后伤亡近万人,被迫放弃南下计划。此战成为红四方面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四、总结 - 部队组成:南下部队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包括红9军、红31军、红33军,以及原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红32军。 - 兵力变化:从南下初期的8万人锐减至1936年的4万人,主要因战斗损失和恶劣环境导致。 - 后续结局: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北上,最终抵达陕北。但部分部队(如红5军)在西征中几乎全军覆没。 总的来说,张国焘的一己野心以及志大才疏,不仅拖累了红军整体会师和共同走向抗日的战略目的,而且坑害了多达数万的红军战士,对于红军的负面影响之大,大概也仅仅次于王明博古李德之流。

0 阅读:42
聒啊

聒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